
靶向激素治療
二○一五年,CDK 4/6抑制劑獲批准用於轉移性及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腺癌作為一線治療後,至今共有三種 CDK 4/6抑制劑作為靶向藥以提升荷爾蒙治療效用,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及Abemaciclib,配對的荷爾蒙藥物包括芳香酶抑制劑及肌肉注射雌激素受體抑制劑。這三種CDK 4/6抑制劑,對各類轉移性或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病人都有理想療效,包括不同年紀、遠轉移至肺或肝、以往有或無接受化療的病人。

自二○一五年,愈來愈多復發或遠轉移的乳癌病人,均以CDK 4/6抑制劑作為一線治療,但用藥一段時間後仍會出現抗藥性,而之後使用哪類藥物作為第二線治療,如轉用mTOR 抑制劑,或PIK3CA抑制劑,或化療?還是繼續使用CDK 4/6抑制劑?目前國際上暫無相關指引。至今仍有大量研究在進行中,嘗試找出答案。
今年六月,醫學期刊Oncologist發布了一份報告,回顧二○一五至二○二○年間美國Flatiron Health人口資料庫的一千二百一十名接受CDK 4/6抑制劑作為一線治療的雌激素受體陽性之遠轉移乳癌病人,當中的八百三十九名病人在一線治療失效後,進行第二線藥物治療,當中百分之二十九點七使用化療為二線治療,百分之三十六繼續使用CDK 4/6抑制劑但改變荷爾蒙治療方案,百分之十二點七及十一點七分別單用荷爾蒙治療及同時使用荷爾蒙治療及mTOR抑制劑。
經過調整年紀、種族、病患期數等關連後分析,結果發現繼續使用CDK 4/6抑制劑為二線治療的病人,其無惡化存活率比使用化療作為二線治療的病人改善了百分之五十二,整體存活率提升了百分之七十;轉用mTOR為二線治療的病人,相對於接受化療的整體存活率也改善了百分之三十九。這些結果代表在一線治療失效後,繼續使用CDK 4/6抑制劑作為二線治療對雌激素受體陽性的遠轉移乳癌病人帶來存活好處。
陳老太在六年前確診乳癌時已年屆七十,當時她的腋下淋巴受影響,因年長選用輔助口服荷爾蒙治療,不用化療。可是三年腫瘤復發且轉移至肺部,在加國的大女兒特地回來照顧。腫瘤科醫生跟陳老太女兒說,媽媽可轉用肌肉注射雌激素受體抑制劑,再加CDK 4/6抑制劑,預計會有好效果。不過,CDK 4/6抑制劑令陳老太的造血功能變差,故每月一次的療程均需接受升白針注射來提升白血球。四個月後,掃描顯示陳老太的腫瘤縮小,大女兒亦安心回加拿大,由孻女陪伴媽媽覆診,每次覆診時通過ZOOM線上平台,一同就媽媽病情與腫瘤科醫生會面。
六個月前,陳老太的癌症指數上升,正電子掃描發現腫瘤輕微惡化。醫生詳細評估後認為陳老太可繼續使用CDK 4/6抑制劑及肌肉注射的雌激素受體抑制劑,再加上芳香酶抑制劑。結果陳老太使用兩個月後,腫瘤已得到改善。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