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方便」 更方便
香港近年致力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便利市民生活,而隨着越來越多港人到內地城市、特別是大灣區內的城市生活、工作,發展和推動跨境電子政務是大趨勢。
近年受到疫情影響,港人難以親身到內地處理事務,導致諸多事務無法完成,例如內地銀行戶口綁定的手機號,因未能成功註冊實名制而被取消,又或者是在買賣樓宇、結婚等事務上遇到法律手續問題,這些情況,都「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很大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陳勇統籌「與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現場面對面會議」。

律政司就現時香港與內地因疫情所衍生的法律程序上的難題,向與會代表進行詳細解讀與交流。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最近與廣東省合作,研究以「智方便」作為「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實名身份認證渠道之一,令香港居民以「智方便」登記認證平台和使用廣東省政務服務。
此舉真的極大便利香港市民處理內地事務,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內地的樓宇買賣合約、政府公文簽署等業務,不僅有助香港建設智慧城市,更能為整個大灣區一同建設「智慧灣區」提供推動力。
香港一直以完善和公平公正的法律專業服務,享譽全球。據介紹,截至2022年5月底,香港共有1.2萬多名本地和具備其他司法管轄區執業資格的執業律師和大律師,939家本地律師事務所,另有83家外地律師事務所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當中包括逾半數全球百大律師事務所。
隨着香港與大灣區各城市的深度融合,政務、法務互聯互通,如何用好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以及法治這一塊金漆招牌,為法律界、商界爭取到更多機遇,以及為大灣區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甚至協助推進國家法治發展,是未來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