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22 年 10 月 12 日

健康由腸道開始 重症患者宜補充益生菌

一直以來,大腸癌盤據本港致命癌症排行榜首三名位置,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若沒有定期作檢查,當被發現時可能已經很嚴重了。對於大腸癌的發生,不良飲食習慣可說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臨床腫瘤科專科曾偉光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益生菌可預防大腸癌。另外,重症有機會引起腸道微生態失衡,如若不幸患上重症,亦應補充益生菌以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所引起的症狀。

曾偉光醫生指腸道微生態失衡,不單止會對腸道有所影響,更會引伸其他器官的健康問題。


多加注意腸道健康狀況

對於腸道微生態和重症的關係,曾偉光醫生打趣地說:「其實它們像是雞與雞蛋,有着不能分割的因果關係。以大腸癌的病人為例,很多證據顯示患者腸內的惡菌比沒患病的人多;如能在患病前改善腸道微生態,增加好菌,令身體免疫力提高,那就可以減低致癌的風險。」

然而,到底自己體內的腸道微生態是否健康?是否已患上大腸癌而不自知?除了要多加留意有沒有出現脹氣、便秘、腹瀉及便中帶血等狀況外,最好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及早發現病變。如患有大腸瘜肉或發炎等異常現象,便應盡快治療,以減低患大腸癌的風險。傳統標準的大腸癌篩查,以腸鏡檢查最為準確。 另外,除了檢驗糞便裡的隱血外,醫學界也正研究其他非入侵性的篩查方法,包括對糞便作宏基因組學分析(metagenomics analysis)。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二○二○年發表的研究顯示,透過分析糞便裡的一種惡菌的基因標記(M3),可有效地偵測大腸瘜肉。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能有助減低患上癌症的風險。

重症病人或會因藥物及化療的副作用,令腸內好菌下降導致腹瀉及便秘,宜多補充益生菌幫助改善腸道健康。


益生菌可紓緩治療副作用

對於有報告指在一些動物實驗中顯示,益生菌如雙岐桿菌及鏈球菌能減少大腸癌相關的惡菌,並有效縮小大腸中的癌細胞,曾偉光醫生進一步解釋:「許多研究顯示益生菌可以幫助惡化的腸道環境回復健康狀態。至於與癌症及其相關治療的關係,目前仍是臨床研究的階段。 最近有一些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時,如果他的腸道微生態是健康的話,治療效果相對更佳。」

畢竟,健康的腸道微生態可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而免疫力高的其中一個好處,正正是減低患癌風險。「目前資料顯示,食益生菌並不會令治療的副作用變多,所以重症治療期間都可以食用。而且有些患者因為服藥及化療等副作用,會出現腹瀉、便秘的症狀,益生菌的用處正好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曾偉光醫生更透露,其實益生菌用於減輕腹瀉、便秘等腸胃問題已有十年以上歷史,因此絕對安全。

要保持腸道的健康,可以多吃一些富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例如豆類及高纖水果等。


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

至於該如何補充益生菌以改善腸道微生態呢?曾偉光醫生表示:「只要我們每日在飲食中攝取足夠纖維的話,腸道微生態便會較少食纖維的人更健康。其實要改善腸道健康還有好多方法,而服食益生菌補充劑是最為常用及比較簡單的方法。」他最後亦補充,除均衡飲食外,生活型態也會影響腸道微生態,因此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適量運動亦非常重要。

適量運動再加上均衡飲食,都是保障腸道及整體健康的重要法則。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