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22 年 09 月 30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向前再一步

《東周刊》逢星期二出版,專欄通常在之前的星期四截稿,若在周末出現與稿件內容有關的新發展,我便要趕忙修改甚至重寫。我上周本來已寫好一篇名為「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的文章,呼籲政府盡快放寬過分嚴苛的來港檢疫要求,因為整個香港已自殘得奄奄一息了。文章說,上星期有醫學界人士指出新冠的病死率已跟流感差不多,惹來盧寵茂局長嚴厲批評,說那是無視死者的不幸和誤導市民輕視疫情,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對市民的道德要脅。政府從來沒有責任,亦不可能保證沒有人因染疫而死。政府的任務是把防疫工作做好,催谷疫苗接種,及為染疫的人提供最好的治療,而不是為一群不肯打疫苗的人,而害苦了乖乖打針那幾百萬香港人。

冷清的香港機場,將會回復熱鬧。

 


好在特首上周五宣布了進一步放寬入境旅客的檢疫要求,我很樂意把那篇文章收回。這一期的放寬幅度不小,「0+3」的做法起碼對商務旅客及回港人士免除了很多麻煩,但對國外遊客來說,則非要「檢疫清零」(即「0+0」)不可。接下來便要看達到「0+0」的過渡期有多長,及各項無聊及擾民的內部防疫措施(如限制宴會人數、室外限聚令、不准野餐燒烤等)何時可以廢除了。政府八月中宣布把七天檢疫期減為三天,我在《做好這場實驗》一文裏希望香港走好這第一步,因為它對內地有一定的示範作用。無論我們與國際的往來有多暢通,一天未能與內地免檢疫通關,香港也難言全面復常。上次的放寬並沒有引致輸入個案大爆發,大體上成功,這次完全撤銷隔離檢疫,若再次證實行得通的話,對內地當局即使不是「示範」,起碼可啟發他們認真檢視現時高度嚴格的管控。
內地對疫情的交代,表面上頗具透明度,但真實情況外人不易參透,例如各年齡層的疫苗接種率、重症率和傳播率等資料很難找到。印象中各地方政府的管控手段,自武漢爆疫以來就一直沒有怎樣放鬆過,比對香港的情況,反差愈來愈大,若這樣發展下去,兩地因疫情趨近而撤銷檢疫的機會也愈趨渺茫。內地各地只要發生任何規模的爆疫,封區甚至封城是例行動作,這做法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如上海,已對民生和經濟造成極大的衝擊,在一些偏遠地方,更造成人命傷亡甚至人道悲劇。最近貴州一處地方爆疫,一個小區的官員為了要達到清零的成績,檢測前一夜通宵用大巴把封控區內居民運到別處,不料大巴在公路上失事,造成幾十人喪生。西藏拉薩在上月也因幾十宗個案而全面封城幾十天,九萬名旅客滯留,檢疫場地和各類物資又缺乏,造成大混亂。
內地當局一貫的說法是因為接種率(尤其長者)還未夠高,而且各地的醫療設施仍有不足,若放鬆管控便有數千萬人死亡。但若重症和死亡率極低,即使傳播率十倍於流感又如何?奇就奇在,一個監控能力這麼強的國家,卻從來沒有用更強力的手段逼使人們接種疫苗。究竟是真有難言之隱,還是以「一個也不能少」來作出道德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