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政官莊 2022 年 09 月 23 日

特首擬大搞創科及文化 吳傑莊倡產業移民

《施政報告》下月出爐,特首李家超連日奔波,四出收集各界意見,為上任以來首份《施政報告》作好準備,早前就會見了九位立法會議員,聆聽他們的關注和意見。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有份出席該次會面,並透露席間眾人討論不同範疇的政策倡議,他自己也提交了十七個建議,希望改善香港現狀,包括為青年創造更多上流機會。
會議中,大家說及推廣文化及創科等議題時,李家超曾說:「會大搞。」吳傑莊資訊科技界出身,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後,創辦高鋒集團,主力投資大中華地區的概念技術初創企業,掌握市場動向。對發展創科業,他認為要由吸納及留住人才入手,並要利用香港人的潛能。

香港科技園向來都有協助初創公司的「孵化器」計劃。

 

特首李家超早前會見九名立法會議員,為準備《施政報告》收集意見。

 


他說:「雖然外界有聲音認為香港的創意科技環境落後於周邊地方,但香港在過去十年仍『出產』了十八間『獨角獸』級的初創公司,每間估值超過十億美元(七十八億港元),其中一間因香港金融監管政策不明朗而轉戰巴哈馬,目前市值已超過三千億港元。由此可見,在香港如此創科環境下,仍有十多間獨角獸能發展下來,相比其他國家,香港人的潛能絕對不容忽視。」
人才是未來發展關鍵,他說:「必須有年輕又有幹勁的人不斷加入,才能令行業蓬勃發展。」他亦關注到有數據顯示,本港十五至三十四歲的人口群組,在十年間下跌約三十三萬人,認為政府必須正視問題,以及採取針對性措施。
他建議,可以加強推行「產業移民」政策,向擁有龐大資金、來港投資及發展創意科技產業人士,給予更便利及快捷的定居渠道,增加業內投資資金總額,製造更多本地優質就業以及發展機會,從而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
政府近年銳意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設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重點科研合作基地外,也不斷優化吸納外來人才政策,今年一月擴展「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涵蓋科技範疇,助企業可更快安排海外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
香港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也有一系列協助初創公司的「孵化器」計劃,同時推出不同培育計劃向創科人才提供實習和培訓機會。位於香港科學園的創新斗室也在前年落成,提供約五百個住宿單位作生活和協作的空間,有助促進創科人才的互動交流。

香港科技園向來都有協助初創公司的「孵化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