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2 年 09 月 22 日

鍾啟福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雙學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針灸學理碩士、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秋天潤燥護肺

秋天陽氣下沉,燥氣上升,初秋天氣尚熱,有時會燥而熱,到了深秋,天氣逐漸轉涼,就會變成涼燥。受「秋燥」侵襲,人體此時容易出現類似咽喉不適的感冒症狀,同時或伴有上火、皮膚癢及便秘等乾燥現象,從屬性上來說,秋天與肺臟關係密切,原因有三:

事實上,咽炎是秋天常見疾病,中醫稱之為「喉痺」,病因病機常與風熱或風寒反覆發作有關,或嗜食辛辣,或用聲過度等。肺陰虛津液不足是其本質,秋天乾燥會令病情加劇,咽喉失養,則虛火上炎。而腎臟亦十分重要,腎屬水,肺屬金,金水相生,腎之經絡上絡於肺,腎陰虛可致肺也陰虛。

 

 

廣東民間有「中秋過後夜夜涼」的民諺。雖然現在日間仍然炎熱,但仍然提醒大家在公共車及商場等冷氣較大的地方要多帶件外套,以備不時之需。因為從寒露開始,早晚會稍涼,溫差會比之前的節氣稍大,中午氣溫較高,天氣乾爽。然而,大自然界的陰陽定律仍然沒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盛。而我們仍然必需遵從四時養生中強調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若果因為覺得現在仍然炎熱,便讓孩子繼續進食太多生冷食物,損害了體內的陽氣,那麼到了冬季遇到急劇轉變的氣候時,身體的陽氣不足,便會容易生大病。若受風寒入侵,輕則可以引起外感,重則可誘發哮喘、咳嗽等肺系疾病。

除此之外,天氣逐漸乾燥,不少人常常會感到全身瘙癢不止,夜間尤甚,癢的程度會愈來愈重,這種瘙癢症。究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氣候乾燥,加上體內血虛陰虧,皮膚的油脂分泌減少,皮膚失於滋養所致。
想減低秋燥對身體的影響,謹記乾燥天的飲食應偏於甘涼滋潤,不可太過滋膩,以免阻礙脾胃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更應避免食用辛辣煎炸食物,因其燥熱傷津,如咖啡、煎炸食物、蔥、蒜、辣椒等。酸甘可化陰,可多用酸甜之品,如酸梅汁、話梅、佛手果、藏青果、檸檬汁等,生津止渴食品。

梨是很好的生津水果,秋天可多吃梨子。它能生津止渴、滋養肺胃、滋潤皮膚。如果胃不好,可以蒸熟來吃。而皮膚乾燥痕癢者,可以把梨皮削下,用梨皮的內側擦拭皮膚,紓緩痕癢,而且梨有通便之功,對排毒也有好處。此外,秋天容易眼乾,為好好保護眼睛,減少到塵埃多的地方,必要時可使用人造淚水紓緩眼部症狀,可用杞子及決明子做茶療。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