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嗲牛一丁返尋味
最近有幾個大清早六時許,專程往上環修打蘭街炳記茶餐廳吃早餐,每一次都選沙嗲牛加錢轉丁麵,此茶檔早上可坐在行人路上的摺檯,享受一下悶熱初秋裏的涼風,當然還因一杯較好的奶茶,亦欣賞味道調校得好的沙嗲牛肉。
過去常去香港仔街市熟食中心的祥興咖啡檔,此檔的沙嗲牛新鮮冶味,怎料這街市大樓維修,據說要圍封兩年,所有小販和食檔都要離場,祥興便收檔了。偶然發現炳記,因此提早大半小時出門,為的是在一日之始好好滿足口腹之慾。
第一次吃,碗大大湯多多,看到已經眉頭大皺,一來出前一丁的湯包開稀了,二來沙嗲牛連醬亦被沖淡了。問題在於,溝淡了的沙嗲醬,依然好味,可以想像,如果濃一點,滋味更不得了。
第二次吃,特別請師傅少湯,怎料捧來時湯浸不過麵,似沙嗲牛撈麵,看來我交帶得語焉不詳,導致師傅誤解。味道的確濃,但失諸掛湯的暢快。
第三次吃,算了吧,等上天安排,結果同第一次一樣,湯頭不必要的多,帶着一點遺憾返電台準備節目。

這天收到老友送來的中秋禮品,當中除了「久城廚房」出品的酒醃鮑魚和花竹蝦等物,還有一包久城炮製的即食沙嗲牛肉。收到後一直存放在雪櫃,直至某天才發現它被冷落了,心血來潮,何不自製沙嗲牛一丁。
究竟用原味出前一丁?抑或黑蒜油?還是味噌?但想深一層,第一次試這包沙嗲牛肉,若湯頭味道太濃,或會搶過沙嗲味,於是選了較清的雞蓉味來考驗久城的出品。
先用熱水或沙嗲牛肉包浸熱待用,然後才煮出前一丁,煮好才將浸熱的沙嗲牛肉連醬汁鋪到麵上(見圖),按一包的分量計,可以做三碗。
坊間茶檔的沙嗲牛肉,不可能要求用靚牛肉,如果說用安格斯或和牛,要收你多少錢?求神拜佛不要是布滿筋膜和肥油便很好了。從前香港仔祥興的牛肉幾新鮮,可惜結業了,上環炳記也不俗。
久城的牛肉很靚,但不知道是甚麼來貨,而最了得是沙嗲汁醬煮得十分惹味,混和適當分量的湯頭,可以飲清光。以即食包裝論,久城這包幾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