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綠文輝意 2022 年 09 月 13 日

黃文輝

上市公司知行集團(1539)創辦人,同時是集國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環保節能行業接近20年,對節能、減排及碳中和範疇有豐富經驗,被媒體稱為「碳中和大王」。他亦是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副會長。

香港自家研發 有營減碳「肥豬肉」

朋友笑說筆者是「碳中和大王」,又將公司改名「知行集團」,到底現實生活之中,筆者的生活有幾「知行合一」?筆者絕對不是環保界的「苦行僧」類型,但生活中盡可能加添減碳意識,近日不止將減碳掛在嘴邊,還放進口裏去,品嚐了香港首個本地研發及製造的自家素肉品牌「植廚」(Plant Sifu)的素肉。
為何吃素肉有助減碳呢?這要由畜牧業生產過程,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說起,其中養牛養豬的碳排放量較高,牛豬在消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甲烷,這種氣體約佔畜牧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四成半,而當動物糞便用作肥料、堆肥或進行其他處理時,又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

素肉環保低碳,有幸品嚐幾名大廚的素肉餐,要不是早知是素肉,肯定吃不出分別,其中仿製的「肥豬肉」帶有油香及豐富口感,紅燒獅子頭亦「肉質」嫩滑。

 


此外,畜牧業為了覓地增設牧場,甚或種植以供動物吃的飼料,時常打大片森林的注意,不少草原和濕地因而被砍伐,或多或少加劇氣候變化,不利ESG發展。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全球人口繼續增長,至二○五○年農業生產必須較現時有六成的增長,才能養活這麼多的人口,而肉類至今依然是人類非常主要的糧食。
科學家遂研究有甚麼方法取代,發現從植物提取乳製品製造「素肉」,跟傳統肉類一樣,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最重要是植物性肉製品比傳統肉可少用逾半土地,耗水量也大減七成,溫室碳排放更勁減八至九成。
由於素肉可解決人類糧食供應危機,而且符合永續發展方向,「錢途」無可限量,歐美近年遂建立多個素肉品牌,當中以Beyond Meat較多人認識,因為它是首間上市的素肉公司,而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私人的投資公司「維港投資」,也有參股美國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
不過,中國人「民以食為天」,很多都是「食肉獸 」,覺得有魚有肉才是豐盛的一餐,對食素比較抗拒,筆者身邊不少的朋友,仍停留在聽過素肉卻未嚐過的階段。
有見及此,「植廚」採用高質非基因改造的大豆,無添加味精、防腐及色素,研創出專為中菜及亞洲菜而設計的三款素豬肉,當中有肉片、「瘦豬肉」及以蒟蒻啫喱技術及百分百植物成分的「肥豬肉」。
植廚更搞搞新意思,近期聯乘本港七間著名的中菜餐廳,推出「活現中菜」素食推廣,各餐廳大廚利用植廚的素豬肉,加上其豐富經驗,設計獨有而又限定的全新素菜菜式。
筆者有幸品嚐幾名大廚的素肉餐,可以大膽說一句,要不是事前知道是素肉,肯定吃不出來,真的幾可亂真;其中仿製的「肥豬肉」帶有油香及豐富口感,紅燒獅子頭亦「肉質」嫩滑又多汁,極具肉香。
筆者亦趁機賣花讚花香,由集團研發的智能室內耕種(Digital Vertical Indoor Farming,簡稱DVIF),月前與兩間本地社企「天愛坊」及「好餸」合作,以慳水慳電慳地方的模式,種植新鮮蔬菜,成果理想。想到有菜有肉又環保,真的特別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