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媽媽最實際的支持
上班才一天,志強就說第二天不去了。志強不愛讀書,怕悶、怕單調。因為愛機械、愛動手工作,今年的Y-WE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我們把他派去一家機電工程公司工作。豈料才一天,就收到他要放棄的消息。
老實說,跟年輕人打交道多年,他們欠耐性、不懂珍惜機會的情況,我們並不陌生。但如果他們放棄機會,我們就放棄他們,那麼我們的存在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每逢遇上這樣的事情,我們便立刻啟動一個特別小組 — 負責志強的社工,以及我們這邊的導師立刻密切聯繫,商討鼓勵志強的方法。
志強來自單親家庭,媽媽帶着他和弟弟來港,生活本就逼人,日子本來就難耐。媽媽對教導孩子更是束手無策,我們這個小組更加要介入代替媽媽去扶志強一把。成績向來欠佳的志強對於「聽書」是抗拒的。偏偏在機電公司負責教導他的師傅給他上了一整天課程,他很不耐煩,遂問第二天的工作,一聽說第二天還是要上準備課,就放棄計劃,寧願去玩。

不少青少年都對未來沒有想像,對將來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路,茫無頭緒,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扶育。
我們找來當初志強申請做Y-WE的表格。原來他曾經在表格上寫:「我參加Y-WE,因為希望改善將來的生活」。團隊拿着這個跟他聊,讓他明白若要改善將來的生活,目光就要放得更遠,更加要改變態度,拿出克服、建立、持守的勇氣。Y-WE的工作體驗,對他日後找工作有很大幫助。我們告訴他一個又一個成功例子,多少Y-WE同學正因為在Y-WE取得實際職場工作經驗,受過鍛鍊,被大專錄取及被機構錄用的機會大大提昇。他眼睛睜得大大的,沒有人跟他講過這些,他也從來沒有想過。他終於明白到Y-WE的意義。
多少同事一夜的努力,費盡心機令志強第二天回到機電公司繼續上班。志強不是壞孩子,但對未來沒有想像,對將來如何走他的人生路,茫無頭緒。他還不明白什麼叫珍惜機會,什麼叫點滴成河,點石成金。而身邊也沒有人教導和鼓勵他。年輕人血氣方剛、反叛又無人引導,最終很容易一事無成。成長階段需要有個成人在旁邊好好指引,基層媽媽一般無法做到,而我們的工作正是要填補這個空缺。
不容易的工作,也絕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這一夜間,是多少人用多少心機去陪伴他、去勸導他、去給他分析、去給他養份。而志強,絕不是單一個案。
這些年來,做這種突發的工作很頻繁,但是重要的。把工作派給乖乖巧巧的孩子,他們自自然然知道如何慢慢向上爬,但這些迷途小羊,更需要我們。
二○一四年,我們開始做Y-WE時,這種半途放棄的失敗個案佔百分之四十。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申請來Y-WE的年輕人是過往的五倍,但拂袖而去的失敗個案則跌至百分之二點二。這些年累積下來的經驗,令我們更認識到該如何支持和扶育孩子。
支持一個孩子不只是支持了一個孩子。支持一個孩子更是支持了一個媽媽,支持了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