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我才有用 2022 年 07 月 19 日

陳龔偉瑩

2009年退休後建立起人生的第二份職業——全職義工,全方位投入扶育基層下代的工作,希望為香港的持續發展盡一分力。是「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及「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主席。

在青年身上的投資

習主席一句:「青年有未來,香港有未來。」新政府立刻宣布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領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協助年輕人擺脫跨代貧窮。

好事來的。投資在年輕人身上,是每一個社會都應該要做的事。試想想,如果年輕人欠缺品格素養、文化修為和正確價值觀,就會容易變得暴戾、易犯事,成為邊緣人,甚至誤墮法網。不快樂、不得志,痛苦的不只年輕人,還會是整個家庭,以至整個社會。未能好好扶育我們的下一代,投資在他們身上,將來整個社會定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新政府走出來,認真承擔這個責任,值得高興。

社會在年輕人身上花錢不是成本開支,而是一種投資,香港人是最懂投資的。如果要使這個擺脫跨代貧窮計劃為社會賺取最大回報,當然應該是要將投資轉化為培養孩子成材,讓他們將來回報社會的計劃。如日本企業家Panasonic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企業經營理想第一條:把投資與貢獻社會的責任掛鉤。我們要提醒自己莫墮盲點,要定睛把擺脫跨代貧窮的工作放在為社會培養人材的目標上。

跨代脫貧是一個需要長遠考量的漫長計劃,我們築橋搭路 ,把孩子由此岸帶到彼岸。

有目標,就要有過程。如何投資自不能空有理想——何時入市、入幾多貨、風險評估、投資組合……等,要有智慧、有勇有謀有技巧。青少年企業聯盟專門幫助清貧中學生擺脫跨代貧窮,工作已進行多年,讀着現在這個政策,應該有資格苦口婆心一下。

現時的建議計劃提到「每批學生為期一年的計劃」,一年能做到的工作有多少?學生又可以有多少課餘時間跟一個「陌生友師」建立互信關係?如何令參與計劃的企業和友師達致互惠,又令年輕人的成長能夠看到未來和希望,自身的職志亦同時得到發展呢?

跨代貧窮的表面是經濟匱乏與生活困苦的現象,但其深層問題是要解決下一代的未來和就業發展。最理想是社會的經濟企業發展與社會的人才資源相配合。計劃能夠幫助建設人才,這才是社會的效益。

要做好跨代脫貧是一個需要長遠考量的漫長計劃。由初小、高小到初中、高中,每一個成長階段,孩子都有不同的需要,該以什麼形式介入,這一切全得用心研究。計劃的成效要重量之餘,還要重質。二千個孩子的生命,二千個家庭的福祉啊!

習主席說了:「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這個計劃是不容失敗的 ,必須審慎規劃,幫助孩子向上流動,最終可以貢獻社會和國家,讓它成為一個有深度有延續性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