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凱琳弟弟的DNA風波
陳凱琳弟弟的DNA風波,終於落下了帷幕。我很坦白,原本就只不過是與眾同樂,和網民們一齊留言而已。
事緣她弟弟Derek自己擺一張圖片上網,是他抱着他爸爸。盲的都能看得到,兩人外貌距離之大,如果你認為是親生父子關係,那就是你的眼睛有問題。
我不是話題的揭開者,甚至到了媒體發酵,出了報道,我剛開始都沒看到。
實際上,雖然傳媒叫我「香港抽水王」,我並不是個很即時的人,要我沒那麼忙、有人發新聞給我看,我才知道。
我一般在網上都會用比較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在網上,這叫做 Trolling,中文意思是以假當真,博君一笑。我經常以誇張形式表達,例如說開一百萬給Derek驗DNA,其實就不過是表達我的好奇心、質疑及深信他們不是親生父子而已。
網民們對這個新聞本身的反應,其實和我很一致的,但只要是我發聲,就會喚起其他不同意見的人加入。
於是,我一發聲,就「號召」」了許多人加入戰團。

我一般在網上都會用比較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在網上,這叫做 Trolling,中文意思是以假當真,例如說開100萬給Derek驗DNA,其實就不過是表達我的好奇心、質疑及深信他們不是親生父子而已。
有趣的是,突然間我就變成了不相信他們是父子的代言人。說實話,我相信有我這種看法的人佔大多數,可是他們卻認為我是小眾、站在最前的。
這就是網絡欺凌。也就是說罔顧事實的情況下,圍攻一個人。
於是,我收到大量的公開留言攻擊我,無論是在臉書、其他媒體的報道上,還是我自己臉書的帖子裏面。
可是,我同時收到超多私訊,是支持我的。這個現象很有趣 - 很多支持者不敢公開講,但其實他們卻可能是佔大多數。
這和特朗普一六年當選總統的情況頗為類似。在網上,政治正確者居多,他們必須假惺惺作態,所以很多時候實際上支持特朗普想法的人,體現不出來,反而投票時才最誠實。
我面對的正正是同樣的情況。最有趣的是,近幾日開始到了尾聲,在我的很多已經一個禮拜了的舊帖子上,卻發現湧現一批新留言,公開支持我。
似乎他們就是要等沒有人留意,才講出真實想法。
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沒有人想面對別人的批評,除非你是我。
社交媒體並沒有分好壞,只看數據。關注度大的就是王道,而我的做法,無人能及。
我理解到的是,即使是陳家的人也很感激這樣的流量——在我關注他們的這個禮拜,我看到的,是他們比起平時更加的高調。因為這對於吃這行飯的他們來說正是好時機。
我是很欣賞這點的,畢竟我自己也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
我只想說,整件事情沒有誰受過傷害。是親生與否,他們心裏有數。我提出的疑問,10年前已經在被問,沒有人出現了損失,各自獲得的只是更多關注帶來的商機。
這就是現今這個世界的玩法。適者生存,大家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