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東觀點 2022 年 06 月 21 日

查找施政不足 邁進由治及興

特區政府還有個多星期便換屆,上期《東觀點》引用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近日的多段講話,總結現屆政府在政治、經濟、抗疫及土地房屋等多方面的表現,引起不少回響。今期再翻看林鄭五年前參選特首時的政綱,檢視她在其他方面的建樹、不足和錯失,寄望下任特首和剛獲中央任命的新班子,能夠從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從而正確引領香港邁進由治及興的新時代、新篇章。
當年競選政綱的首項具體措施,是擴大《防止賄賂條例》內的多項條文至涵蓋行政長官。但林鄭早於一年前已直認「一定走數」,理由是建議會衝擊特首的憲制地位。諷刺的是,林鄭在競選時已預告會「走數」的政改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卻因為她處理修例風波失當,而提早得以處理,促成中央出手為特區制訂的完善選舉制度和《香港國安法》,迅速堵塞了香港在政制及法律上的國家安全漏洞。

特首林鄭月娥競選時的政綱曾提到要大力推動健康教育及基層醫療,包括原定在今年上半年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但近日又改稱留待下屆政府處理。

 


林鄭競選時提倡「政府新角色」和「理財新哲學」,強調政府要把「取諸社會」的財政盈餘「用諸社會」。五年過來,林鄭政府確實在社福、教育、勞工及創科等方面大灑金錢,可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政府開支亦隨之由五年前的不足五千億元,暴增本年度的超過八千億元。即使當局其後向香港的經濟命脈金融服務業開刀,透過調高股票交易印花稅來「填氹」,但財政儲備仍然由高峰期的接近一萬二千億元,跌至本年度尾預計少於九千億元,即是只夠新政府使用稍稍多於一年。
講起教育,林鄭的政綱強調「優質教育、專業領航」,甫上任便增撥五十億元改善教師就業機會,並成立了多個由教育界主導的檢討委員會,贏得教協等反中亂港組織的不少掌聲。問題是本港不少教師、校長等本身就有欠專業,由他們去領航不但無助提升教育質素,更甚是令到許多學生誤入歧途,學術、品德及國民身份認同齊聲下跌。黑暴風波中有上千名學生被捕,便是教育政策失敗的最大例證。
醫療衞生方面,新冠疫症凸顯香港的醫療制度及長者護理工作嚴重失衡和失敗,兩名林鄭的「愛將」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及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實在難辭其咎,但林鄭仍對部分現屆班子成員未能過渡表示「可惜」。
其實林鄭政綱也提到要大力推動健康教育、基層醫療及社區照顧,包括原定在今年上半年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但到近日又改稱會留待下屆政府處理。同樣被拖延的還有本年度的公務員加薪方案,無論加與不加,加多或加少,都肯定會惹來部分公僕和市民不滿。且看新政府如何拆彈,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