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籃球場上兒童體適能
當自己的學生愈多,愈發覺自己愈需要學習更多,在教導體適能時更加要靈活變通,在學習上絕對需要加入有趣的元素,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增加樂趣,達至邊學邊快樂。尤其是教導小朋友。從過去幾年的小鐵人班中,很明白小朋友的耐性很少。 通常小朋友在最初的五至十分鐘最投入,如果在第十一分鐘也是做重複性的動作,他們便開始分心,會開始找其他學生聊天,所以在教學內容上要不時增加趣味性,令他們像置身於一個學習的遊樂場中。

我的一些小朋友學生,一開始便知道他們對做運動是零興趣,很不容易才開始來上小鐵人班,而這類型的學生也絕大部分抗拒到運動場上課,於是我便更改上課的地方,例如到公園或籃球場,務求使他們踏出做運動的第一步。
我發現在籃球場上有很多地方可以讓小朋友着迷;如果他/她已接觸過籃球的話,我可以肯定在上體適能課時,當他們手持籃球,已經是未上課先興奮;再配合場內的籃球架,簡直是天衣無縫。
首先,對於一個不喜歡跑步的小朋友來說,只要叫他拍着籃球走,他們是可以愈拍愈快,如果我想他們加速,是絕對可以的。只要我在他們背後拍着另一籃球說:「如果到籃底前我追不到你,你可以射球一次!」所以我每次都會看到人波合一,邊拍邊加速跑的情景。
而籃球場的鎖匙圈也絕對是另一個讓他們情緒高漲的好地方,通常我跟他們說這是體能圈,在鎖匙圈上的不同格仔,給他們安排不同的體能動作,如果能順利完成每組動作,便可以獲得射球機會;如果射中球次數愈多,便會得到獎賞,終極獎賞就是和我一起鬥射球,哈哈!這幾年在教導上的得着就是小朋友只要能夠在遊戲中取勝,他們學習時便會愈投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