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22 年 06 月 20 日

社區檢查揪出「隱形」房顫患者
機構推檢查計劃預防中風

心房顫動未必有即時生命危險,惟一旦積聚於心房的血塊流入大腦血管形成堵塞,便有機會引發缺血性中風。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致永久禍害,如半身不遂、癱瘓、失去語言能力等。可是,患者者往往也是發生了中風後才驚覺身體出問題,心臟科專科醫生指,中風的成因眾多,全面的檢查方可及早預防。因此,香港亞洲心臟中心以推出預防中風檢查,當中包括七天心電圖,建議曾中風、三高、高風險人士也應該進行檢查。


頸動脈阻塞可致中風

心臟科專科蕭頌華醫生說:「缺血性中風是因腦血管栓塞所引致,超過七成的中風屬此類,例如患有心房顫動,血液積聚在心臟而形成血塊,血塊有可能經血液流動而進入腦部,堵塞腦血管,最終導致缺血性中風。」心臟血塊進入腦部誘發中風較為人所知,但蕭頌華醫生提醒大眾要留意,頸動脈阻塞也可導致中風。因為當頸動脈有脂肪沉積物(亦可稱為斑塊)時,早期階段頸動脈疾病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病徵,但當頸動脈嚴重堵塞,可令血液沒法流向頭部和大腦血管,致大腦供血中斷或嚴重減少,大大增加中風的風險。 

(左起)心臟科專科蕭頌華醫生、心臟科專科林逸賢醫生講解心、腦、頸血管檢查。  


社區檢查找出社區心房顫動患者

正因為心血管病患者自身難以察覺,為了社區整體健康,近年不同機構也有進行各類型社區健康篩查,當中包括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和香港亞洲心臟中心。蕭頌華醫生有份參與2019年所推出的全港首個流動式「心程之旅」免費心房顫動篩查計劃,他說由於心房顫動是其中一個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計劃希望幫助患者在出現腦血管栓塞之前,找出源頭的心房顫動問題。結果共有5,691人參與,當中發現58人患有心房顫動而不自知,當中六成四人被轉介至心臟科專科醫生,進行檢查及由醫生處方口服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心瓣問題影響心臟健康

至於另一個由香港亞洲心臟中心進行的免費社區檢查,曾參與是次社區檢查計劃的心臟科專科林逸賢醫生說,計劃採用適合流動使用的可攜式心臟超聲波,主要用作檢測出心瓣問題。在601位參加者中,27人(4.5%)在心臟超聲波檢查中發現異常心瓣問題,林逸賢醫生說,他們需要轉介至心臟科專科跟進。此外,計劃亦有為參加者檢查心房顫動問題,結果發現28人(4.7%)有心房顫動而不自知。


機構推預防中風檢查計劃

由上文可見,心、腦、頸血管關係密切,由2020年開始的「暖心行動」,已推出預防中風檢查計劃,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先生說,計劃的特別之處,是涵蓋了全面的造影檢查,進行7天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波、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腦部電腦掃描、頸動脈及腦血管造影,目的是為中風高風險人士進行全面檢查。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先生講解預防中風檢查計劃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