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22 年 05 月 26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架構重組

政府架構重組這回事不是一門科學,改了不保證會好,不改也不一定壞,但它可以反映新任領導人的工作重點,也可令大眾對新政府有所憧憬。既然在現行架構下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把各局職責挪移或「理順」一下,說不定可以做得更好吧。例如在剛公布的架構重組方案,其中一個重點是把運輸及房屋局一分為二,以標示對房屋問題的重視。但其實在港英年代以至特區第一屆政府,房屋都是獨立成局的,第二屆和規劃地政合併,第三屆轉為運輸合併一直到現在,怎樣都說得通,證明沒有永遠的對或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是常道。
這次架構重組的各項建議中,較富爭議性的是增加十三名政治委任官員和五十七個公務員職位,其中更有八名屬首長級,每年總薪酬開支增近一億,比林鄭先前建議的高出很多。雖然李家超現在人氣很盛,議會內外的反對聲音也不多了,但新人甫上場便開始大費公帑添人手,觀感上不是太好。有關增設律政司副司長一職,政府到目前為止的解說比較含糊,離不開「司長很忙」,需要有人協助統籌和國際聯絡工作等,但沒有處理律政司與另外兩名司長的比對問題。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分別分管九個及六個政策局,每個政策局則分管多個署/處,人員數以萬計,而律政司長下面只有幾個部門,總編制一千五百人,論工作的跨度和多樣性,和需要「統籌」的事項,不可同日而語。這方面還有待當局提出更多理據。

候任特首李家超重組政府架構,他的管治團隊將於日內公布。

 


民政事務局抽走了文化和體育兩個大板塊,可說是「淨減負」,因為雖然名稱改成「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但青年發展從來都是它的職責,雖說這方面將要大展拳腳,但畢竟不是一項新職能。區議會和地方行政在新的政治格局下,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而且以前屬於民政局,的法律援助署,不久前也撥歸政務司長麾下了,所以新局的工作量似乎不合比例地少。政府的說法可能是正正因為區議會已被「廢武功」,政府要以行政取代政治,加強與地區基層組織的聯繫,又要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但以民政總署現時超過二千二百人的編制,應該可以應付裕如。另外,既然民政局一直「看管」新聞處,也應一併收編香港電台,因為這兩個部門同樣負責公共訊息發放,處於同一個局可收協同效應。現時港台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管,說法是該局負責通訊及廣播政策,我認為正正是這個原因,該局更不應直接管轄一個廣播機構。
重組方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應否重設中央政策組。我認為很有必要,因為跨局的頂層政策分析和確保特區政策跟得上內地的政治風向及大趨勢這兩項工作,過去五年差不多由特首一人統攬,情況不理想。但以往的中策組行事太隱秘,不面向公眾可以理解,但連各局的高層也絕少知道它在做甚麼,希望新一屆的中策組不會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