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22 年 05 月 20 日

調查:近六成受訪者不太認識躁鬱症 不足一成願意與患者結婚或交往

情緒經常大起大落或患上躁鬱症,根據外國硏究顯示,大概每100個人當中,便有1人會患上此病。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早前就港人對此病的認識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本港接近六成受訪者不太認識躁鬱症且存在多個認知謬誤。

基金會榮譽司庫、鄭柏榮醫生解釋,躁鬱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情緒病,許多因素影響著躁狂抑鬱症的病發情況,當中包括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研究發現一些腦內神經傳遞物質,例如血清素,會因為失去平衡,以導致腦部控制情緒的部分出現異樣。

左起:患者Alice、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榮譽內務秘書黎蒑律師、榮譽外務秘書李靖國醫生、副主席曹國柱醫生、主席傅子健醫生、榮譽司庫鄭柏榮醫生及患者吳小姐

基金會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4,088人士,發現最多有47%受訪者認為,「相比其他人,患者有較多時間處於躁狂狀態」,基金會榮譽外務秘書、李靖國醫生解釋,躁鬱症患者通常在同一時間只有一種狀態,而所出現的症狀及持續的時間並沒有一定的規律;患者躁狂期間會自我感覺良好,在抑鬱期間的情緒會出現180度轉變,並持續低落,因而令他們難以應付日常生活。

在人際關係方面,基金會主席、傅子健醫生指出,根據問卷結果顯示,不足一成受訪者願意與躁鬱症患者結婚或交往,亦有73%受訪者表示會降低聘請意欲或不會聘請躁鬱症患者,分別逾7成表示,擔心躁鬱症患者情緒爆發及影響同事關係,其次則為擔心工作表現,佔49%。

傅醫生指出,患者在抑鬱狀態,有時需要服用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情緒穩定劑等或不同組合,這些藥物會影響腦內多種名為化學物質的運作,目的是盡量避免令病者轉為躁狂狀態。如果患者最近曾有躁狂狀態或有情緒急速循環的情況,抗抑鬱藥可能較容易引致情緒波動,較安全的做法是服用抗精神病藥、情緒穩定劑等,而停止抗抑鬱藥。若在躁狂及抑鬱混合的時段,醫生可能會獨立或同時使用情緒穩定劑及抗精神病藥物,並停用所有抗抑鬱藥。

但藥物副作用可能會減低患者按指示接受治療或服藥的機會,傅醫生指出,在問卷調查中,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改用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可提升患者按指示接受治療和服藥的機會。

基金會副主席、曹國柱醫生指出,近年亦有長效針劑的治療選擇,定期施打一次,方便患者使用及管理病情,可減低漏服藥物或用藥過量的問題。

現年28歲的吳小姐,早前受到工作壓力及感情問題影響,開始出現失眠。她在朋友的勸喻下,向家庭醫生求診,當時精神科醫生認為她患上抑鬱症,所以處方抗抑鬱藥物,雖然吳小姐的抑鬱症狀有好轉,但其躁狂症狀逐漸開始浮現。她憶述,當時曾經試過衝動購買,購買很多沒有用處的物件;在工作期間亦試過情緒大起大落,可能是上司催促幾句,便承受不到壓力,到後樓梯哭。醫生得知這些情況後,便診斷她患上躁鬱症,並處方抗精神病藥、安眠藥及情緒穩定劑,病情得以穩定。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