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2 年 05 月 20 日

郭志華

中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及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和修畢碩士(針灸)課程,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學專業博士。

小兒尿道感染

由於小兒泌尿系感染很少局限於某一部位,有時難以分辨,所以常統稱為尿路感染。小兒以急性尿路感染為多見,其表現不像成人尿路感染有典型的尿頻、尿急、尿痛,其症狀變化多端。新生兒患病時,輕重不一。
輕者可以毫無症狀,僅在尿培養時有細菌生長;重者發熱,面色灰白,易激動或嗜睡,有的還可以表現為黃疸、驚厥或消化道症狀。嬰幼兒患病時,全身症狀明顯,如發熱、嘔吐、腹瀉、腹痛,亦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煩躁、嗜睡、驚厥,泌尿道症狀較輕時,僅表現為排尿時吠吵。
年長兒患病時與成人差不多,患腎盂腎炎時,有發熱、寒顫、兩側腎區(腰部)有叩擊痛;膀胱炎時,有尿頻、尿痛、血尿;尿道炎時,有燒灼感,尿道口紅腫。病情若持續會發展成慢性尿路感染。
中醫認為尿道感染如症狀為小便頻急難忍者,在中醫屬「尿頻」範疇。如伴見小便澀痛者便屬「淋證」。

 

 

根據辨證論治的理論,必先從患兒的表現分清屬於哪一類證型,才可準確給予對的治療方法,以下是兩種小兒尿路感染的常見情況:
1. 熱淋: 小便灼熱澀痛,色黃或夾尿血,多與外感濕熱(例如小孩坐卧濕地玩耍),或濕熱流注下焦(例如過食辛辣煎炸之品)有關。
治療是以清熱通淋止痛為主,通草、滑石等清熱利尿。
2. 氣淋: 排尿欠暢、下腹脹痛,多與肝氣鬱結,膀胱氣化不利有關。
治療以疏達肝氣、利尿通淋為主,牡丹皮、梔子、柴胡、枳殼、王不留行、路路通。

注意事項:
•注重休息、運動鍛煉及吃營養食物,增強抵抗力。
•小兒應每天清洗外陰,勤換內褲。
•注意嬰兒大便後的肛門清潔。
•莫讓小兒憋尿,減少細菌的繁殖。
•多飲水,勤排尿,減少細菌在膀胱內停留時間。
•尿路感染時,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現為大家介紹一款改善尿路感染的湯水,均適合以上兩類證型的兒童:

竹蔗茅根薏米湯

材料:竹蔗1支、茅根1紮、薏苡仁30、淮山20g、粟米鬚20g、瘦肉200g。
做法:先將材料洗淨,粟米切段、瘦肉汆水、加水武火煲10分鐘後,再以文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竹蔗有除熱止渴,和胃寬隔,行水的作用;茅根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作用;淮山有健睥,補肺益腎的作用;薏苡仁有清熱利濕、清熱排膿的作用;粟米鬚有清熱利尿、平肝利膽的作用;豬肉有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的作用。
總結:這款湯水具有健脾益氣,清熱利尿的功效。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