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需要準備
多年來,我都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我的意思是,我總是覺得自己明白,也講解得很好的道理,到最後很多人都還是不明白。
這些道理有很多,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先行動會準備」的道理。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個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懂。教育制度下,大家都會是這種人,現實中成功的,反而經常不是這種人。
留意,成績不好的人經常都是不準備的人,但是為甚麼會能夠說這種人有他們的道理呢?
因為現實裏,要準備好,你必須具備足夠的經驗,否則一切的準備都只是紙上談兵。久而久之,這種人會和現實脫節。
而最大的問題,是準備的人往往是看不到整個格局的人,把精力花費在一些摸不着邊的地方,浪費了時間。真的行動派,會在衝出去後找到竅門,摸到感覺,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整,以及最基本要求的準備。也就是說一切準備來自於必須,也是最簡約主義的。

我從偶像英國首相約翰遜身上學到這個道理。他在中學時,要擔任一個舞台劇的男主角,但作為學校風頭人物的他根本沒時間準備。結果,他把對白打印出來黏在舞台兩邊,邊看邊讀來演。
這種人做事情是最事半功倍的。那麼為甚麼這麼少人能夠這樣子呢?原因很簡單,心態弱,怕失敗。
在未準備好就衝出來的情況下,大部份人會心虛,而心虛就會怕出糗。然後呢?就真的失敗了。
未準備就靠轉數快行動的人,往往有的能力,在於百分百自信。這種自信和能力無關—他哪裏有能力、實力了?有的也是吹的。
好了,怎麼樣可以變成這樣的人呢?很簡單,就是不給自己準備。
不給自己準備,到時到候依舊衝出去,那麼你就被逼着要行動了。這才鍛煉到你的能力。
我是在偶像英國首相約翰遜身上學到這個道理。而你知道他是怎麼樣學回來的嗎?當初,他在讀中學的時候,擔任一個舞台劇的男主角。作為學校風頭人物的他是個學霸,非常學業繁忙,其實根本沒時間準備。他還要是學生會長、體育健將,實在是參加了太多學校的活動。
最後,他被逼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走上舞台表演。結果,他是怎麼樣連對白都沒背好就做到的呢?
他把對白打印出來黏在舞台兩邊的柱子上!靠着移動時不停掃視兩邊柱子上的文字,就這麼讀出來,然後表演!
你會說,太誇張了吧!這樣的表演肯定會被揭穿!怎麼辦?
是的,台下觀眾當然知道發生着甚麼事;但是,這卻是學校史上讓人笑得最開心的一幕,多年來為人津津樂道。
自此,他就明白–根本不需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