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我才有用 2022 年 05 月 03 日

陳龔偉瑩

2009年退休後建立起人生的第二份職業——全職義工,全方位投入扶育基層下代的工作,希望為香港的持續發展盡一分力。是「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及「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主席。

椰衣頭的華麗轉身

過去多年,我以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主席的身份,接觸逾千名來自清貧背景的少年,我深感自己有必要也有義務擔起「講故婆」的職責,把這些年來我們如何以科學實證的方式扶育這些年輕人,為他們開啟機會,彌補成長的匱乏,甚至安排他們到職場中實際體驗以建立人脈,豐富他們的社會資本,最後令他們脫胎換骨,成功向上游的過程跟大家分享。
去年底在機構的感謝晚宴中重遇羅巧頎(Piaf),她正是其中一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二○一七年第一次見到她,當時她只有十六歲。那時我到青年中心當主禮嘉賓,她負責在台上打鼓表演。穿一件大幾碼的汗衣,頭髮幾乎把眼睛全蓋住。髮型嘛,就是一個椰衣頭。
關於她的演出,我腦裡找不到比「arresting」更適合的形容詞。表演完畢後我上前恭喜她演出成功,只見她雙目無神的抬頭看我,鼻子還掛着兩條鼻涕。
後來她參加了我們的「我才有用」 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Youth Work Explorer ,Y-WE計劃)。事前,我們用了好些時間去了解她的志趣、做好事前培訓,然後進行工作體驗配對,在慎密的舖排下,她進入了創世電視。
當時,葉家寶一看到巧頎的打扮隨意、目光呆滯,一時之間不懂應對,就跟我說:「嘩,派個咁正嘅俾我呀?」
我們向來從不進行能力或學歷上的篩選,因為深信每一個貧窮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機會。

「自信滿滿的巧頎,跟當年的椰衣頭判若兩人。」

 


對於這個難得的機會,巧頎後來形容為大開眼界。因為她不但有機會目睹電視控制台的運作,還可以拿起幾十萬一台的攝影機拍攝。Y-WE計畫期間,她更遇上「天鴿」十號颱風,卻發現同事們並未有因放颱風假而高興,念茲在茲的只希望直播能好好出街,同事的責任心令她深深感受到:「原來傳媒工作是這麼專業的!」
巧頎還告訴我,她某天見到葉家寶,喜孜孜地說:「葉家寶還特意跟我握手了!」想不到這件事成為巧頎一個如此難忘的經驗,既感光榮,也感自豪。那一握,不僅是葉家寶對她的關心,也是社會對她的接納和肯定。
收獲創世電視的工作經驗後,巧頎的心門漸漸被打開了,自信漸漸被建立了、潛能漸漸被開發了。她先是取得獎學金到美國進修,後來入讀樹仁新聞與傳播學系,去年參加Viu TV女鼓手打鼓比賽節目《擊戰》,把鼓棍都打斷了,最後更進入六強,打開了她的音樂路。
感謝會上,她燙了一頭曲髮,配上一件牛仔上衣,非常帥氣。
自信滿滿的她,跟當年的椰衣頭判若兩人。
「Y-WE計劃」成功為一個原本資源不足、信心不夠的孩子,打開了一道邁向成功的門。
而她,不是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