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2 年 04 月 23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單道交通

帶有EGFR(上皮生長因子)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愈來愈多,尤其常發於從不吸煙的年輕健康人士,六成本港非吸煙肺癌患者的腫瘤均帶有EGFR基因突變,而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標靶藥物成效顯著,肺癌標靶治療因此成為大部分人認知標靶藥物對腫瘤有莫大裨益的主要渠道。
這認知令不少人誤以為有EGFR基因突變肺癌病人有標靶藥物可用,其他腫瘤因無基因突變而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實情是肺癌患者的腫瘤所帶有EGFR基因突變,乃是其單一或主要的基因突變,導致癌細胞的不斷生長,故可用針對這單一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治理,形如單道交通,以單一或主要幹道成行,封路比較簡單容易。至於其他肺癌患者的腫瘤,並不是沒帶有任何基因突變,而是沒有單一可針對的基因突變,是同時帶有多種基因突變,所以無法使用針對單一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處理,情況猶如多道交通,要封路的話需封閉全部行車線才可達成目的。
標靶藥物有效地對付單一基因突變導致的腫瘤生長,這基制也可解釋標靶藥物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的原因:當腫瘤出現進一步基因突變,便會令原本的單道交通變成多道交通,不能再以原先的標靶藥物處理。肺癌患者使用第一代及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後,六成腫瘤會出現T790M基因突變導致抗藥性。

 

 


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的設計就是針對T790M基因突變,然而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腫瘤還是會出現各種進一步的基因突變,包括C797S基因突變,惟暫時未有標靶藥物能夠對付;部分其他基因突變則有機會重新對第一代及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有效;另有其他基因如MET基因突變,有最近研發針對MET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治理。要找出上述各種進一步基因突變的情況,可通過接受新一代基因測序,讓腫瘤科醫生知道如何為病人設計最合適的針對性治療方案,包括六年多前確診EGFR基因突變肺癌的美寶。
美寶發現腫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其他部位。醫生先用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處理,成功控制腫瘤,兩年後出現抗藥性。這時可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已獲批准在香港使用,建議她考慮,或是加上針對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醫生以單道及多道交通的比喻向美寶解釋,她詳細考慮後,最後決定在沿用的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以外,加上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
美寶慶幸病情再受控一年多,當再出現抗藥性時,她轉用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一年多後又再出現抗藥性。這時她已別無其他治療選擇,不情願也需轉用化療。六個月前,她對化療亦出現抗藥性,於是接受新一代基因測序,發現腫瘤出現MET基因突變。可選擇針對MET的標靶藥物,配合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使用,又重新控制腫瘤。數年來,美寶的治癌過程反覆無常,但腫瘤科醫生提醒她,當醫學界對腫瘤行為、用藥後腫瘤變化等各方面愈見理解,病人便可因應情況作出車輪戰式藥物轉變,調整治療策略。辦法,總比困難多。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