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選世界遺產 新潟佐渡金山
經過多年時間籌備,日本政府終在月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薦將新潟縣佐渡島著名景點佐渡金山,以「佐渡金銀山遺迹」的名義申請登錄成為世界遺產。不過,據說當年在開展佐渡金山礦業時曾徵召韓籍工人作強制勞動,因而惹來韓國對佐渡金山「申遺」作出強烈非議,加上距離審議結果公佈尚有一年多時間,這個日本第一金山能否順利入遺,還得拭目以待。

山嶺呈V字形態的道遊之割戶,是佐渡金山的地標景點。
礦業蓬勃 盛極一時
新潟縣,位於日本本州北陸地區最上方位置,這裏除是日本最主要的稻米生產地,早在數百年前的江戶時代,已因礦業蓬勃為人津津樂道,縣內的佐渡島(Sado),更是聞名全國、盛極一時的金礦及銀礦開採重地。
地處日本海海域、佔地超過八百五十平方公里的佐渡島,正是日本的第六大島。據說公元前已有人在此居住,後來更成為漁夫及政治鬥爭中被流放的貴族的棲息地,時至今日,佐渡島上人口不足六萬,是個風光明媚的寧靜小島。
佐渡島最具話題的,便是江戶時代發現巨大金礦及銀礦而繁盛起來的那段日子。話說慶長六年(一六○一年),佐渡成為德川家康的領地,同年更在島上的北山發現金礦,開創了當地的開礦及淘金事業,以及佐渡金山的輝煌時代,並成為德川幕府及明治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據說全盛時期,每年平均可在此採得大約四百公斤黃金及四十噸白銀,是當時世上產量最高的金礦之一,令佐渡金山得到日本第一金山的美譽。
可是經過大約四百年的大肆開採後,合共出產了七十八噸黃金及二千三百三十噸白銀的佐渡金礦及銀礦,終被挖得淨盡,被挖出七十四米深的V字形山嶺道遊之割戶,更被視為佐渡礦業的歷史見證,至於佐渡金山的礦業活動也在一九八九年正式告終,轉而發展成為歷史古蹟及旅遊景點。


當礦產被挖得淨盡後,佐渡金山現已變身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參觀佐渡金山,有宗太夫坑及道遊坑兩條路線可供選擇。

在宗太夫坑便可看到六十多具真人般大小的礦工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