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牙骹痛成因及相關治療
牙骨交痛的原因通常源於磨牙、口腔開合等活動過度,導致肌肉或關節骨骼造成損傷,患者除了可能感到痠痛,情況嚴重更可能會造成口腔功能障礙。
今期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會為大家解釋,甚麼是牙骨交痛、牙骨交痛的成因是甚麼,以及如何診斷及治療牙骨交痛。


在進行關節沖洗術時,牙醫會使用內窺鏡,將玻尿酸或類固醇注射入關節,以助關節潤滑及消炎。
分為肌肉、關節骨骼兩種牙痛
牙骹即是耳朵前方的顎骨關節,學名為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負責控制口腔張開與咬合的動作。
養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周立強醫生說:「牙骹關節可分為關節骨骼與肌肉兩部分。牙骹骨頭(下頜髁突 Mandibular condyle)經由關節盤帶動,做到旋轉及前移,配合面頰兩旁的肌肉軟組織活動,完成口腔張開、咬合等動作。
牙骹痛大致可分為肌肉和關節骨骼兩大類。一般而言,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患者屬肌肉方面的牙骹痛,因為牙關節的肌肉過度運用,令相關肌肉變得痠軟,甚至發炎,因而出現牙骹痛。至於源於關節骨骼的牙骹痛,則是因為牙骹過度運用令關節軟骨(關節盤)移位,當進行張口、咬合動作時,牙骹會撞到軟骨,令患者出現『咔』聲及痛楚。」
如沒有及時妥善處理牙骹痛,除了會令牙骹長期痠痛,更有機會惡化至口腔在咬合時因過於疼痛而無法說話及進食;部分病人更有可能會因為疼痛導致有情緒問題,因此建議盡快求醫。

在睡覺時佩戴牙膠,有助減少磨牙對咀嚼肌造成的負擔。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