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皮如瑰寶
差不多十年前大角嘴食店「車品品」老闆娘讓我見識她珍藏的兩個年份陳皮,一是民國前曬製的,一是解放前之物,即是超過一百年和經歷六十載的真正陳皮。當她從麻包袋中取出,而我亦近在咫尺,儘管用盡力吸索,卻半點陳皮應有的氣息也嗅不出來。
老闆娘慷慨,每一款搣出一小片讓我咀嚼。說實話非常感恩,因為這些陳皮極之珍貴,千金難買,世上沒多少人能夠淨嚐一口,這是人生中其中一個歷史時刻!先嚐民國前的寶物,放上舌尖,合上眼睛,舌頭上所有味蕾都啟動,然後用心揣摩,口腔分泌出來的唾液似乎對它束手無策,一點味道也沒有。把心一橫,將它咬碎然後在舌頭上翻來覆去,才終於有淡淡的甘味滲出來,不捨得一下讓殘渣送到肚子裏,讓它在脷面盪漾了好幾分鐘,沒料到這時陳皮香才泛起,內斂得太過分罷!若果一早便吞了下去,結論肯定是僅得三年經歷的果皮比它香十倍。至於百年陳皮的餘韻是不是很沉厚,可能咀嚼得太少,坦白說是難以判斷。

飲啖水,讓味蕾休息了片刻,輪到解放前的陳皮。試味方式一如百年的珍藏,但這次一放上舌尖,已感應到陳皮香,細加咀嚼撕磨,雖然氣息也不算濃重,但不多久已回甘。不知道柑皮歷盡風霜,味道和氣息都會無情地流走,抑或收藏不得其法。所以六十年陳皮比過百年的珍藏更討好。不過,對大半生追尋美食的人來說,這番增廣見聞的食歷一生難有一次。
陳皮的確是寶,平日用來煲湯只用十年左右的貨色,煲紅豆沙和沖泡陳年普洱的,都用十五年以上。手頭擁有最陳年是兩批不約而同都是一九九一年曬製的陳皮(見圖),是兩位朋友送贈的,一直不捨得用。半個月前,聲帶出事,畢竟是其中一種搵食工具,是時候好好護養了,於是決定每天用三十年陳皮沖泡陳皮熟普洱。
陳皮和財富都帶不上黃泉路,錢花掉才是自己的,陳皮如養兵,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才算是真正擁有過。想到這裏,呷一口三十年陳皮普洱,覺得特別順喉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