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感二月
二月,是懷念的季節,憶苦思甜,感悟人生,看透花開花落,本是無常,沒有快樂會是永恆不散,同樣地,黑夜的盡頭一定會見到曙光。
我們會記得,童年時的二月,北風呼呼吹,又輕且暖的羽絨褸還未面世,媽媽會強迫穿着利工民或秋蟬牌羊毛底衫,再加一件樽領冷衫,最後穿起款式老土的綿襖,臃腫得像一個太空人。
臨出門前,媽媽會蹲下來,細心地替你圍好頸巾,那份溫柔,可以陪伴到天荒地老嗎?
我們會記掛,每年的二月新春,都習慣去到日本二世古的雪地上,幻想自己是冬奧的型男索女健兒,從山頂疾衝而下,多麼刺激。
然後在雪花紛飛的良夜,漫步小樽河畔,選購特色音樂盒,聽!這首歌不就是我倆的主題曲嗎?月色下,是如詩的日劇情懷。
只是當掛上口罩的日子越來越長,疫情一波又一波的來襲,我們還能夠飛去哪裏呢?只可以坐困愁城,跟朋友訴苦,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有出埠旅行啊!
原來,坐飛機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幸福感覺,令人掛念。

這個虎年二月,偶下微雨,更添神傷,先後有三個熟悉的名字,畫上生命故事的休止符,告別塵世,令人懷念。
我們會懷念,五屆冠軍練馬師簡炳墀,那份招積牙擦的「食力」,「我屋企的獎盃,多過你的玻璃杯,我不是自大,是自豪!」出身鄉下仔的他相信,路是由人走出來的,「冇人會掘定條路等你行!」
我們會難忘利孝和夫人,那身高貴華麗的旗袍,多年來在TVB台慶切蛋糕的環節,是一代電視迷的集體回憶,也是上流社會大家閨秀的典範。
我們同樣懷念社交圈名人虞珠迪( Judy ),她創辦的LeSportsac經常聯乘不同品牌推出手袋,有時是多啦A夢,有時是MIFFY,花樣百出,勁多噱頭。
她常掛笑容,性格爽朗,充滿幹勁,招牌的白色框眼鏡,更顯青春活力。每當知道有慈善項目,她總是二話不說,問我索取銀行戶口後,善款馬上送到,從不托手踭,低調行善。
這一個二月,我們失去了三個名人,也失去了跨家庭聚會,更彷彿失去了對抗疫的信心……日子難過都要捱過去,幸好二月比起其他月份,只得二十八日,我們綿綿懷念,也得懷抱信念。早春三月,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