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2 年 01 月 22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病人權益倡議

醫療並非純科學,而是巧妙地利用知識和科技來對付疾病,有人甚至認為醫治病人是一種建基於科學及結合科學的藝術。廿多年前,當時腫瘤治療的主要方針是療效多於關心副作用,直至近年才有不少聲音來自病人權益組織或醫療系統以外的人士,倡議醫護人員要多考慮治療期間病人生活質素等需要。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二○二一年刊出一項由病人權益組織參與的研究,約一千二百名乳癌病人獲發問卷,了解他們出現治療副作用、與醫護之間溝通等情況。結果發現,八成六病人在治療期間曾出現與治療有關的重要副作用,九成八醫生談及副作用的處理,最常見的處理方案是減劑量,達六成六,另外五成九會被處方其他藥物處理副作用,而八成三減劑量的病人表示副作用得到改善。結果說明靈活用藥的重要性,並非必要跟足研究提出及獲批准的常規劑量。
另一項二○二一年發表的研究訪問了一百一十九名腫瘤科醫生關於病人治療期間的副作用問題。結果顯示,醫生有近半病人有比較嚴重的治療副作用,三成七需要暫停用藥,而所有曾出現副作用的病人都需要減少藥量,當中七成四能因而減輕副作用,七成一病人經減少藥量後,並無影響療效。這研究反映藥物副作用不單影響病人生活質素,如副作用過大,可能會減少病人將來可接受的治療方案選擇。而醫生與病人之間溝通至為重要,可讓醫生更了解病人對藥物的反應,方便醫生適時調校治療方案,以及靈活用藥,不一定會減低療效。

 

 


陳老太今年七十五歲,四年前確診乳癌,當時淋巴受影響,需接受術後輔助化療加輔助荷爾蒙治療。然而,陳老太完成第一個化療療程後出現副作用,抑制了其造血組織,與女兒商量後決定只接受荷爾蒙治療。兩年後,陳老太的丈夫不幸中風,她需要花很大的精力照顧對方,身心俱疲。六個月後,陳老太出現咳嗽及氣喘,檢查後證實肺部出現癌症復發,這個壞消息令她感到更大壓力,擔心自己再不能照顧丈夫,整個人都洩了氣。陳老太女兒希望為母親解愁,與腫瘤科醫生商討對策,醫生指出可以選擇第二線的注射性荷爾蒙治療,同時加上CDK4/6抑制劑。由於CDK4/6抑制劑可能抑制病人的骨髓功能,醫生及早在用藥初期減少劑量,由平時每四周用三周藥量,再休息一周的做法,改為每四周用兩周藥量,再休息兩周,每日用藥量也減三分一。
雖然CDK4/6抑制劑減藥超過一半,陳老太的療效仍相當理想,兩個月後已大幅改善病情,這一年多來腫瘤受控。最近覆診,腫瘤科醫生跟陳老太女兒說,CDK4/6抑制劑本來用於復發性或晚期乳癌,最近被證實可用作輔助治療以減低乳癌手術後復發之風險,假如陳老太最近才第一次確診乳癌,手術後便可用上CDK4/6抑制劑以防復發。不過,以往一切都是當時科技容許的最好安排,隨遇而安的心態有時也可成為靈丹妙藥吧。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