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陸叔開CHAT 2022 年 01 月 12 日

陳永陸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兼投資策略顧問,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疫轉新一年

回想上年訪問一眾股評朋友,點評牛年股市,當時大家對市況一致樂觀,因為世界各地陸續接種疫苗,加上北水流入帶動大市,為港股增添元氣。恒指確於牛年復市後走高,更曾於二月中高見三萬一千一百八十三點。可惜後市無法延續升勢挑戰歷史高位,反而步入跌浪,到上月二十日做出全年低位二萬二千六百六十五點。全年計,指數下滑三千八百三十三點,跌幅達一成四。
要數港股「熊」霸環球股市嘅原因,不得不提中央收緊對多個行業監管。科網股一直獲本港投資者熱捧,但自反壟斷審查開展,互聯網巨頭成為整頓對象,被處以罰款並勒令整改。上年相關行政處罰案件達一百一十八件,罰款額超過二百二十億元(人民幣,下同),相較前年只有三十宗共罰五千萬元。監管風波一浪接一浪,交通運輸、教育、建築建材、能源化工、醫藥、網遊手遊等產業接續成為整治對象。雖然事件引起投資者憂慮構成股市陣痛,但我希望藉着呢個艱難、甚至痛苦嘅過程,清理積弊,為市場長遠發展建立更好根基。

我估計今年恒指波幅有四千至八千點,第三季可高見二萬七千五百點至二萬八千點。

 


另外,中央前年推出「三條紅線」,規管房地產行業槓桿規模,同上述監管措施一樣都係重藥。政策令投資者唔敢沾手財政狀況唔達標嘅公司,甚至拖累整個板塊,令集資渠道萎縮,走入惡性循環。去年直至十二月中,中國離岸債違約金額逾一千億港元,當中一半涉及地產公司。不少投資者都選擇避險,導致港股蒙受下行壓力。我上年都介紹過一啲內房企業,相信財政和經營狀況穩健嘅公司,當可經得起呢帖「特效藥」。
去到國際層面,中美角力未見緩和,有大型基金離場,香港股市成交疏落。加上變種病毒全球多地爆發,以及美國聯儲局加快收水,都拖累整體大市氣氛。
今年市場繼續存在各種風險因素,包括內房債務問題續發酵。內房銷情不及往年,資金回籠慢,但有估計房企須於今個月償付到期境外債券本息七十七億美元,以及到期境內債券本息逾四百三十億元,加上政策仍然處於變局當中,例如「共同富裕」理念之下,房產稅大有可能立法,都係影響股市嘅重要因素。
不過,股壇亦不乏曙光。其中,預期更多中概股將不敵監管壓力,從美國退市。羅兵咸永道估算有十至十五間中概股公司將回流香港,有望帶旺股市。港交所亦允許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可惠及新股市場。中國方面,央行放水訊號日漸清晰,希望見到更多北水南下。
我個人預期今年恒指會有四千至八千點波幅,可於第三季高見二萬七千五百點至二萬八千點。投資者揀股適宜沿用「炒股不炒市」原則,盡量避開受政治因素影響嘅公司,若公司業務獲國策扶持,且百分百扎根內地,則更為可取。心態保守,追求穩陣,不妨揀選低估值、高股息率嘅舊經濟股,務求做到「財息兼收」。最後,股場致勝係重要,但最緊要都係戰勝疫情,「疫轉」至能逆轉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