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多動症
小兒多動症又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或稱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是指兒童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或情緒、行為衝動的問題,影響學習和日常生活。至今出現的成因不明,研究指出與腦神經的分泌傳導異常、遺傳、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中醫認為這病屬於「臟躁」、「躁動」的範疇。與先天不足、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導致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常有關。本病與肝腎陰虛、心火旺盛、痰濕內阻、痰熱內擾、脾腎陽虛等密切相關。治療原則配合滋陰補腎,清心火、化痰除濕、清熱、健脾補腎。
本病多見於7歲以下的兒童,發生率約5-10%,半數以上會持續到成年,而造成ADHD的原因,目前雖然沒有定論,但主要問題仍來自大腦神經功能異常,包括:前額葉或邊緣系統的功能異常、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等。

五種證型
(一)肝腎陰虛型:表現為多動、注意力難集中、精神散渙、煩躁、手足心熱、汗出、形體消瘦、易口乾、健忘、易頭暈。
(二)心火旺盛型:表現為注意力難集中、學習困難、精神散渙、活潑好動、多說話、性格急躁、易發脾氣、失眠、口渴。
(三)痰濕內阻型:表現為注意力難集中、精神散渙、體胖、易噁心嘔吐、痰多。
(四)痰熱內擾型:表現為注意力難集中、精神散渙、心煩意亂、多動不安、哭笑無常、性格暴躁、發脾氣打罵人、失眠、身熱。
(五)脾腎陽虛型:表現現為多動多語、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散渙、學習困難、智力障礙、身軀細小、大便稀薄、面色少華、疲倦、無胃口。
注意事項
1. 飲食清淡有營養,避免生冷,煎炸,油膩,甜的食物。
2. 避免食刺激興奮神經的食物:如咖啡、朱古力、茶、汽水等。
3. 父母多了解多動症,理解小朋友,改善親子關係,家長可給予關懷、鼓勵、安慰,避免精神壓力,紓緩孩子不安情緒,令孩子保持心情開朗。
4. 有適當的運動,加強體格鍛煉。
5. 保持充足睡眠,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
6. 採用消退法減少不良行為,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建立有效的紀律約束,堅持到底,不能因時間、環境,或其他因素影響而隨便放棄。
按摩刺激腦神經
現為大家介紹一些穴位按摩,透過刺激頭皮穴位,可刺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促進腦部循環,幫助孩子鎮定安神、減少衝動的行為和情緒。
主要穴位包括:百會、四神聰、神庭和本神。在按摩穴位時,力度要記得適度拿捏,同一個穴位輕輕柔按30-60秒,每個穴位輪流約3-5個循環即可。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