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東觀點 2021 年 12 月 21 日

提升管治效能 自能提高認受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在剛過去的周日結束,地方選區的總投票率只有百分之三十點二,僅及上屆選舉的約一半,不僅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最低,比起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也不如。本地攬炒派網民及西方反華勢力立即如獲至寶,將低投票率解讀為香港市民不支持經過改革完善的新選舉制度,甚至將之說成是對《香港國安法》、對中央及特區政府施政、以至是對「一國兩制」的不信任公投。
不過,正如許多政界領袖和政治學者早於投票前已點出,今屆選舉投票率下跌的原因眾多,有部分是制度性的。其一地方選區議席減少,再加上投票制度由以住的名單比例代表制轉為雙議席單票制,令直選參選人數目大減,選舉結果的可預測性則大增,導致選舉氣氛不及過往般熾熱。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首次立法會選舉投票結束後,隨即進行點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到場視察點票過程。

 


其二是今屆選舉對參選人新增了選委提名與「愛國愛港」要求,令過往擅於抹黑謾罵、煽動民情及撕裂社會的反中亂港分子絕迹。即使是建制派人士,若缺乏一定知名度和往績,只懂空喊口號、標奇立異或只着重一小撮人的利益,也難以同時取得來自五個選委界別的足夠提名。有關改變令到整場選戰變得「乾淨」和理性,候選人互相比併政綱、往績和辯論能力,自然不及過往集中討論政治議題或互揭瘡疤醜聞吸引。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完全人為及政治性的,新選舉制度將反中亂港的港獨攬炒派踢走,但對於承認中國對香港的主權和《基本法》地位的傳統泛民是歡迎的。惟後者明顯仍未適應、或根本拒絕去適應新的時代和制度,不但禁止、阻撓自己的黨員參選,就連黨員以個人名義支持其他人參選,也如犯上滔天大罪,需要接受紀律調查。
當然還有西方反華勢力,聯同所謂「流亡」港人所策動的違法抵制行動,鼓吹非建制支持者透過投白票或不投票來杯葛選舉,營造整個選舉制度不獲市民支持、不獲民意認受的印象,製造新一屆立法會組成是「清一色」、一言堂的賽果,自編、自導、自演,最後再自圓其說、自我完成。在這樣的內外夾擊下,選舉投票率又豈能不低?
投票率偏低已成事實,但另一組選舉數字也是貨真價實,就是來屆立法會全部九十個議席全部都有競爭,無一自動當選,「零票議員」絕迹。還有是在新制度下重新設立、具備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競爭激烈,投票率接近百分百,部分結果出人意表。
更重要的是,根據人大「三一一」決定,完善選舉制度的目的除了落實「愛國者治港」,還要提升特區的治理效能。只要新一屆立法會能夠同時履行好監察和配合政府施政的雙重憲制職能,有效協助香港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及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等深層次矛盾,選舉制度的認受性自然會提高,投票率也定必會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