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寵物  > 寵物醫健 2021 年 12 月 23 日

拯救中心新落成 阿棍屋動保新一頁

香港有不少義工組織幫助流浪或被遺棄的動物。大家在街上遇到需要幫助的動物時,可能都會第一時間找這些機構、組織幫忙,但有沒有想過,他們在幫助動物的工作上,亦會遇到重重困難。
最近義工組織阿棍屋的新動物拯救中心落成,啟用後有望可以幫助多七十餘隻動物,但對於阿棍屋的動物而言,新中心的落成只是杯水車薪,他們還需要社會大眾的援手,多多幫忙。

阿棍屋的新動物拯救中心提供大約七十個供狗狗獨立居住的位置。

 

阿棍屋創辦人Ivy多年前以愛犬阿棍的名字,成立義工組織「阿棍屋」,希望幫助無依的老弱動物。
Ivy說:「阿棍離世前患有癌症,恰巧當時我也患病,自覺得和阿棍同病相憐,於是更加互相扶持,一起抗病,最終阿棍不敵病魔離世,當時我思考可以為牠做些甚麼,彌補牠在生時對牠的不足,於是就以阿棍的名字成立阿棍屋,幫助更多的動物。」
最初Ivy也抱着「幫到就幫」的心態,在一個只有一千呎左右的地方照顧十多隻狗狗,慢慢地愈來愈多求助個案,路邊發現需幫助的動物、各種原因而棄養的貓貓狗狗、甚至因社區發展而流離失所的動物,到現在阿棍屋收容了一百三十多隻狗狗、另外還有貓、烏龜、山羊等動物,算是一個略有規模的動物義工組織。
「由最開始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不明白做些甚麼最能夠幫助動物,經歷跌跌撞撞,期間得到不少有心人的幫助,才可以幫助到這麼多動物,但其實我們的能力很有限,空間亦有限,需要更多援手才可以繼續下去。」Ivy說。
為善用閒置的政府用地,發展局在二○一九年推行「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出十億元,供不同機構申請工程費用。阿棍屋作為第一批獲撥款的機構,在元朗錦田的其中一塊閒置用地上建成了新的動物拯救中心。
Ivy說:「當時知道有這個計劃時,就有留意相關的新聞。後來知道有議員在討論時倡議將動物機構納入後,就想試試有沒有機會,於是就寫了計劃書嘗試申請。最後經過兩年多,多次文件來往後,阿棍屋從計劃的十億元中獲得了一千四百萬元,來建造這個全新的動物拯救中心。」
不少人知道阿棍屋從政府的撥款中得到了一千四百萬,都以為阿棍屋多了很多的資源,覺得他們「好有錢」,但其實這筆巨款,全部都用在建設拯救中心上,實報實銷。
「顧問公司、勘探、工程的費用全都是由這筆錢支出的,實報實銷,有時我們還要先自行付款,之後再向政府報銷,所以財政上阿棍屋並沒有多了資源。」Ivy笑言。
阿棍屋的動物拯救中心正式啟用後,有大約七十個可以供狗狗居住的地方,又有隔離房、「沖涼房」、操場等設施,Ivy計劃在正式啟用後,會將現時狗場的大狗、需要個別、獨立空間的狗狗遷移到新中心,可以給牠們一個更好的照顧場地之餘,又可以釋放一些現址的空間。

阿棍屋的狗狗中有大約二十多隻因為東北發展而流離失所的狗狗。

 

收留東北發展動物

阿棍屋現時一百三十隻狗狗中,有大約二十多隻因為東北發展而被棄養、流離失所的狗狗,新中心啟用後預計也會接收更多這類狗狗。
Ivy說:「早前我們也從漁護署接收了十二隻因東北發展而無家可歸的狗狗,牠們全都患有狗瘟,其中兩隻因為這個病已經離世,現時還有十隻在獸醫診所留醫。這十隻狗狗,一隻一天就需用到上千元住院和醫藥費,十隻合計就需超過一萬元。診所也明白我們的情況,他們也催促我快點接走牠們,以免因為牠們需要留醫太長時間而花費太多。新中心啟用後我就會盡快將牠們接到這裏,中心有隔離房,可以給牠們最好的照顧,所以我們現時亦密鑼緊鼓地進行最後的調整,希望可以盡快啟用。」
Ivy坦言,新中心啟用後,阿棍屋的目標仍然是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願意領養大狗,尤其因東北發展而來到阿棍屋的狗狗,牠們大多是比較大型的唐狗,這些狗狗往往不受歡迎,例如現時在阿棍屋的肥仔和樂樂,牠們都是因為前飼主因東北發展,可以「上樓」而被棄養的狗狗,牠們都很親近人,又只是六、七歲的中年狗狗,但因體形較大,難以被領養,牠們過往出席阿棍屋的領養日,或許會得到領養申請,但到Ivy等義工回電時,又會變得音訊全無。
Ivy說:「來到我這兒的動物我都會給牠們最好的照顧,有的動物可能一住就終身都要在我這裏。但對我們而言最理想當然是有人領養回去,令牠們有一個真正的家,同時可以釋放拯救中心的空間,這樣才可以幫助到更多動物。」
除了籌備新動物拯救中心,Ivy每日都忙於照顧現時中心內的動物。
Ivy說:「阿棍屋的運作,主要是我一個人做的,另外亦僱用了一些同事幫忙照顧,畢竟總共百多隻動物,有的要服藥、人手餵食等特別照顧,只有我一個照顧實在吃不消,現時就算有同事幫忙,我每日也需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我希望逐步將一些工作下放,教他們如何照顧這些動物,減輕我的工作量。」

 

每晚打掃、餵食完畢,Ivy睡前都會與動物互動,讓牠們感受愛。

 

除了一百三十多隻狗狗之外,貓也是在阿棍屋中需要動照顧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