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營養.健康 2021 年 12 月 26 日

運動時肌肉突然劇痛 解構抽筋原因及應急處理

做運動時過分操勞或肌肉過分緊張,都有機會出現俗稱抽筋的肌肉痙攣。抽筋不時在運動時出現,如不及時處理並繼續運動,隨時會引致肌肉撕裂。
今期物理治療師會為大家拆解最常見的抽筋部位、抽筋的成因及預防,以及出現抽筋時的應急處理。

 

 

大、小腿肌肉最常抽筋

抽筋可以在不同的肌肉發生,但通常較多出現在大腿和小腿的幾組肌肉。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說:「抽筋即是肌肉發生痙攣。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定義,人體上任何一處可以由意識控制的肌肉,即隨意肌(或名:骨骼肌)發生不自主抽搐時,就是抽筋。抽筋可以在肌肉中的某部分,或可以是同一組功能內的所有肌肉同時發生;而抽搐的情況亦沒有一定的規律。
抽筋通常發生在下肢,包括小腿後方的兩層肌肉:腓腸肌及位處於深層的比目魚肌、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及大腿後方的膕繩肌,均是相對容易抽筋的肌肉。」

肌肉過累容易抽筋

目前還未知道引致抽筋的確實原因,但有部分情況會令肌肉發生痙攣的機會增加。
張子偉說:「肌肉緊張或過度勞累會較容易出現抽筋的情況,運動時容易出現抽筋便是源於此原因;另外,正服用利尿藥,又或牽涉其他原因而令身體水分不足,引起血液循環出現問題;而身體中的電解質,例如鉀、鈉、鈣、鎂質等物質出現不平衡的狀況;又或是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均有機會令抽筋更容易出現。
孕婦及長者亦會較常抽筋,而長者可能因為腿部溫度低,小腿部分血液循環不足,才較容易於入睡後突然抽筋。」
經常在同一位置抽筋,有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號。同一位置反覆出現抽筋的情況,可能反映了該部位的血液循環出現問題,例如血管收窄而令該部位的血液供應不足;或該部分的神經線出現問題,令訊息傳遞變差,引發抽筋。張子偉建議,若同一部位反覆出現抽筋,即使嘗試過一般的紓緩方法後,情況沒有改善,應諮詢醫生意見,以查清問題所在。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