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股權上市 攻守策略
滙豐供股權將於下周一(二十三日)開始買賣,市場焦點會由滙豐正股轉移至供股權。專家建議,投資者決定供不供股,除了視乎供股權價格,還要衡量自己的可動用資金。
根據滙豐十二供五比例推算,供股權數量為五十億零六十萬股,以理論供股權價七元六角計,供股權總市值為三百八十四億六千萬元,只佔滙豐本周一市值的大約百分之六,可被視為滙豐正股的窩輪,估計大戶藉舞高弄低供股權,影響正股的走勢。
![]() |
![]() |
重點內容
- 英皇證券研究部主管沈振盈教投資者三招,靈活運用供股機會圖利、溝淡。 - 滙豐歐洲股東比香港早收到新股,他們可以先沽空正股,因此,估計四月九日前幾天,滙豐股價會大幅波動,而向下調整的機會較大。 - 滙豐陰霾未除,即使成功供股集資一千三百八十億元,仍無法改變其經營困境,未來有機會再向小股東「伸手」籌錢。 - 滙豐業績報告披露集團持有高達總值二萬一千二百億元的高風險證券組合,以及美國滙豐融資(前稱household)四千八百億元的未償還貸款,因此集團的北美業務撇帳陸續有來。 - 歐洲經濟急速惡化,加上英國樓價大跌,滙豐大部分資產押注在英國,資產質素難免進一步變壞。歐洲業績「明升實跌」,有機會成為○九年新炸彈。 - 金融海嘯第二波已吹襲東歐新興市場,依靠出口的亞洲市場正受到歐美需求急跌的打擊,經濟出現倒退,滙豐未來一、兩年的盈利前景難以樂觀。 - 與大部分滙豐小股東一樣,有數十年投資經驗的證券界猛人和專家,亦分成必供和不供兩派,哪一派的眼光較準,相信四月便有分曉。供股派
![]() 董偉不排除在市場買入供股權,增加供股數量。 |
董偉(眾利證券老闆) 會反彈一定供 「滙豐下跌,只是淘汰沒有實力的投資者,我和客戶很有實力有很多cash,沒有沽貨,一定會供股。」 |
![]() 鄧聲興表示,高位買入滙豐的小股東,可藉今次供股溝淡成本。 |
鄧聲興(泓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持重貨焗供 「如果在一百元甚至七、八十元入貨的投資者,供股價僅二十八元,與現價四十元比較有大折讓,若不供股難以溝淡成本。」 |
唔供派
![]() 張天生指出,投資者買股票不應感情用事,更不要和前景轉壞的股票談戀愛。 |
張天生(DBS唯高達證券董事) 不供兼沽正股 「轉買其他更有前景的股票,比抱殘守缺更佳。」 |
![]() 謝明光建議,最佳方法是沽出部分正股,以減少損失。 |
謝明光(滙盈證券董事) 沽供股權 「不供股是因為看不清滙豐前景,滙豐仍持有眾多CDS(信貸違約掉期),看不透還有多少壞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