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1 年 12 月 04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保留肛門

腫瘤治療對於保護病人器官功能的考慮愈見重視,希望病人完成治療後,不論在外觀、器官功能及心理狀況上,都盡可能回復日常生活。完成腫瘤治療而能夠保護相關器官功能的最明顯例子,有喉癌治療後能夠保留聲帶、直腸癌治療後能夠保留肛門,以及乳腺癌手術後能夠保留乳房。對直腸癌來說,當腫瘤長得較近肛門(一般指三至六厘米)時,單靠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並不能安全地保留肛門。一旦切除肛門,病人便需永久靠人工大腸造口解決排便問題。為此,當外科醫生遇到直腸腫瘤長得近肛門位置的病人時,會建議病人接受手術前同步化放療去縮小腫瘤,之後便能以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又可保留肛門。
這個在手術前接受同步化放療的做法,二十年前已證實有效,不過術前同步化放療也會增加手術後併發症的機會,而病人亦需要在一段短時間用上人工大腸造口,讓大便毋須經過肛門駁口一段時間,以確保駁口正常癒合。但日後關閉人工大腸造口,便可一勞永逸,重新能通過肛門正常地排便。

 

 


John在六個月前成為直腸癌患者。確診前數個月,他已發覺自己大便出血,最初卻不以為然,以為是久患的痔瘡突然惡化,但後來總覺得大便未能去清,又發現大便變得愈來愈幼,經家庭醫生檢查發現,John的痔瘡的確比以前惡化了,於是轉介他由大腸外科醫生跟進,結果探肛時發現John除了有痔瘡之外,離肛門不遠更長出了腫瘤。
外科醫生解釋,John近肛門的直腸腫瘤阻礙了肛門血液回流,增加痔瘡嚴重程度,最近腫瘤開始侵犯直腸的神經線,導致John出現大便未清的感覺,腫瘤佔據了直腸內腔令大便變幼。外科醫生先安排John接受磁力掃描,了解腫瘤及影響範圍,再與John商量治療方案:第一是單用手術,但這無法保留肛門,下半生需靠人工大腸造口排泄;另一個方案是先用同步化放療去縮小腫瘤,之後再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以保留肛門。不過,John還是需要用上暫時性人工大腸造口,好使大便毋須經過肛門駁口一段時間,以確保駁口正常癒合。另一方面,醫生提醒由於同步化放療的關係,John接受外科手術後的併發症風險亦會輕微增加。
面對兩大選擇各有好處, John當時實在難以取捨。後來外科醫生轉介John去見腫瘤科醫生,腫瘤科醫生了解情況後,解釋John可先用化療一至兩個療程,再用同步化放療約五星期以進一步縮小腫瘤,當腫瘤縮小之後便可接受手術,又同時保留肛門。腫瘤科醫生指出,近十年放射治療的科技不斷改善,直腸癌術前同步化放療引致的術後副作用已明顯減少。考慮了兩位專科醫生意見後,John最終決定選擇後者,因為長遠可毋須用人工大腸造口。轉眼半年,John很快也會完成六個月的術後輔助化療,屆時便可關閉人工大腸造口,通過肛門正常地排便,這實在令John萬分期待與人工大腸造口說再見的如常日子呢。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