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阪樓市悄悄回升
如果今天日本開放旅遊,你會想去掃甚麼貨?酒?化妝品?電子產品?只是想大家都會興奮。但其實關未通,已經有人在「掃貨」,不過是掃「樓盤」,掃「地皮」。據日經新聞早前報道,截至今年六月份為止,日本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和私募基金總額已經超過 四十四萬億日元(約四千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日本現時的超低利率環境,令到回報率非常可觀,單單東京的本地吞吐量已是非常驚人,令到樓價在疫情下不跌反升;現時你想在東京找一個樓盤都非常之難,連上野、黑目、池袋、都被當地人掃光。基本上發展商開賣新盤,不需兩個月就會賣完;東京已經如此熱鬧,大阪當然不甘示弱,此話何解呢?最近自己就有兩次「搶貨」的親身經歷,可以跟大家分享。

日本放寬商務客及留學生出入境限制,大阪街上已出現人潮。
幾個月前,我看中兩塊地皮,其中一塊在大阪市中心,步行幾分鐘便到心齋橋,我原以為市場處於等待復甦期,應該可以十拿九穩,於是放心考慮四十八小時,誰知十六小時後,地皮已被日本國內人搶去,速度之快,相當驚人!原來我面對的競爭者,不單只是中國、新加坡人,而是來自四方八面的日本中小型發展商,以及家族基金,他們出價非常進取,單是地價就貼近幾年前的樓盤成本價,到時賣價隨之上升;我自己都沒有多大信心,屆時香港的投資者會付相對高的價格買一個二百多呎的單位。另一塊地皮在難波,位置相當好,我問賣家價錢,他一直不肯開價,甚至表示「貴到我買不起」!賣家的姿態是寧願收起,慢慢等市場復甦,等金主來提價,也不急於放賣。說實話,雖然我買不到這兩塊地,但我其實都蠻開心,一是證明市場即將回來,二是我為早前買了我們大阪樓盤「The Peak Namba」的客人開心,因為我們的樓盤就在這塊地旁邊,有人對這地投下這麼大的信心,這區樓價不久必會有一番作為。
失落兩塊好地,幸好我們沒有氣餒,經過日本同事的努力,終於在大阪取得一塊無論位置、交通配套都非常好的地皮,賣家本想留給自己發展,最後被我們日本同事的誠意打動,割愛給我們,我足足等了一年才取得一塊心水地,心情如同買了一支秘製十四代,非常開心。這次很感謝日本同事的努力。我已經磨拳擦掌,並吩咐同事們要加倍用心,設計上我們選用了「和式」,無論大廈外貌與大堂設計都是充滿日本風味,自己相當滿意。唯一美中不足是樓盤只得廿一個單位,所以還未推出,已經有客人引頸以待。
如果撇除疫情的影響,現時日本房地產市場的旺盛,算是泡沫時代以來最高峰,背後相信是與當地年輕人的購買習慣改變有關。過往日本人一般以長租為主,並沒有買「磚頭」保值的概念,但近年日本實行負利率政策,按揭利息極低,對比九十年代按揭息口高達七至八厘,現在自住按揭息口只是一厘左右,每月還款額實際比過去低近一半,加上日本近年夫婦兩人工作的家庭比例上升,令到「上車」門檻大減,居住之外亦可作資產投資升值,終究帶來租賃、買賣市場皆旺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