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時事速報 2021 年 11 月 09 日

大專生成小智庫 活用同理心 共建健康社區

  正在大學修讀社工系的堅毅,與修讀土木環境工程學系的美瑜,雖同為大學三年級生,本來彼此互不認識。然而,今年二人多了個共同的身份,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並成為朋友。「我們都有幸獲得香港賽馬會獎學金,成為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的一員。」堅毅說。

剛獲香港賽馬會獎學金的大學三年級生堅毅(左起)及美瑜,認為馬會學人的身份鼓勵他們放眼世界,並希望憑着一顆同理心,讓社會變得更好。

 

所學貢獻社會

  這個同學會,集結了香港賽馬會自一九九八年成立獎學金以來,共八百位獲獎的賽馬會學人,而他們聚首一堂,堅毅形容就如一個跨學科專長的小智庫。「他們遍及不同行業,有企業家、社工、醫療工作者、教師等,各自對香港這地方,以至是人生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且正在社會不同崗位上努力,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他續說。

  當說起這班歷屆獎學金得獎同學的共通點,堅毅跟美瑜不約而同地說起「同理心」三個字,「他們都很有心地想為社會做好事,令香港變得更好,而出發點就是同理心。」美瑜解釋道。

  作為得獎同學,二人顯然也有一顆同理心。自小學已立志成為社工的堅毅,除了從不同的義工服務中,接觸到社會上不同的少數群體,了解他們的需要,更因為一些自身的經歷,讓他更想將來畢業能專注服務青少年,推廣情緒健康。「中學的時候身邊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但因為學業、家庭和社交等種種的問題,壓得他透不過氣,最終患上抑鬱症。眼見他情況一直轉差,作為朋友的我卻只得在身邊聆聽,最終他離開了學校,我做聆聽者的機會都沒有了,就令我感受到一份很大的無力感,所以很想成為社工,他日學懂更多的知識,能給有同樣經歷的人多一些支援。」他嘆了口氣說。

馬會主席陳南祿(左二)於剛舉行的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上勉勵各獎學金得主。

 


  對於社工這份工作,堅毅顯然帶着一份幫助年輕一代的使命,然而他卻認為社工並非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能匙,而對於自己的未來,他亦別有一番想法。「很多人都因為面對某些問題而來找社工,而我覺得可以先放下這些問題, 嘗試了解這些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再思考,可如何為他們真正帶來一些改變。」

  至於美瑜,修讀土木工程學,背後亦同樣出於她對社會的同理心觀察。「土木工程的英文名稱中有Civil這個字,即這本身就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學問,土木工程師為社區做基礎建設,為的正是令市民的生活更便利。所以,我平日會很留意社區的不同基礎設施,就如每條天橋的設計如何可方便不同需要的市民、如何改善一些商貿區凹凸不平且很窄的行人路等。」美瑜的一番話,正正體現了當代工業設計師派翠西亞‧摩爾所提倡的共融設計概念。
共融設計講求對不同能力受眾需要的了解和關顧,而美瑜就決定身體力行,實踐這份同理心。「大學時參加了義工計劃,配對了一間天水圍的特殊學校,透過與老師的討論,我了解到有智力障礙小朋友對很多常理的認知都不足夠,而且理解力有限。於是,我跟組員就一起為他們發明了一款電腦遊戲。」美瑜憶述。

  那款簡單的遊戲,以天水圍的實況做背景,旨在讓智障兒童透過遊戲,掌握分工合作及乘搭交通工具的概念。「很多事我們如不站在用家的角度思考,便不會幫到他們解決問題,做土木工程師也正正需要這種思維,而我希望將來在這一行業,也能將這種思維注入公共服務設計之中。」

馬會獎學金得主與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右一)在舉行的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上合照。

 

所知締造改變

  從二人的分享,不難發現他們既對人生各有見解,且也有一顆服務社會的心,早前二人就因着同學會的安排,分別到過社區中心及庇護工場參觀,了解精神病康復者及少數族裔的生活和面對的各種困難。「這些經驗讓我們能更了解社會的不同面向,啟發我們思考將來可如何運用所學去幫助他們。」堅毅說。

  連同二人,今年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共為四十五位傑出大專學生頒發獎學金,鼓勵他們持續進修,並將所學貢獻社會。對此,二人皆表示希望活用獎學金到海外交流,了解世情和不同城市的脈搏,「也許能將外國的成功經驗帶來香港。」美瑜說。

  堅毅則指,從眾多賽馬會學人的身上,他看到要令社會變得更好,往往需要人脈和跨界別的知識和協作,「當中有社工進修工商管理,用於營運社企及投身社創,所以我也希望運用獎學金進修,同時善用同學會的人脈,一起為社會締造一些改變。」

  在剛舉行的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中,馬會主席陳南祿則勉勵各賽馬會學人,「將所學銘記於心,堅持道德標準、誠信和保持積極態度,毋懼挑戰,不辭勞苦,先人後己,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亦毋忘幫助有需要人士,配合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

美瑜(右)經常參與不同的義工活動服務社會。(相片攝於疫情前)

 

 

                 香港賽馬會獎學金計劃
                   網址:http://jcscholarship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