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1 年 11 月 03 日

陳以誠醫生

陳以誠簡述:資深兒科專家,港大醫科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及愛丁堡取得專業資格。過去十多年曾為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及其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和醫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愛健慈善基金主席,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董。

齊防流感與新冠病毒

十月的天氣可以說並不典型,大家都要小心身體健康。本來應該秋高氣爽,但竟有黑色暴雨,並有兩次掛八號風球的颱風,而十月廿二號的氣溫已經跌至攝氏17度,還有點下雨。天氣開始轉涼和波動,不但敏感的孩子容易有氣管過敏收窄和哮喘,而且多了呼吸道感染,例如:呼吸道合疱病毒。
近兩年冬季和春天竟沒有了流感高峰期!以前每年感染幾十萬人的流感疫症,一下子消失了。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多了市民接種流感疫苗(超過三成人口),亦歸功於:
1.由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公眾教育,關於預防生活習慣及疫苗的功能。
2.醫生們積極推廣教育,鼓勵並執行打流感預防針。
3.政府資助6個月至12歲、50歲以上市民、傷殘、智障及懷孕人士接種。
4.疾控中心安排醫生直接去幼稚園、學校和老人院直接打針。
5.全民戴口罩、洗手、社交距離。
6.由2020年初開始至上學年,差不多全年沒有實體上課。

 

 


流感和新冠病毒一樣是容易變種的RNA病毒,所以我們既然能全面減少流感,理應可以戰勝新冠病情。政府在源頭控制方面必須加強,包括:不能隨便豁免入境者檢測及隔離(七人欖球隊在加拿大比賽後,返港也可得到豁免檢測隔離,令人不解),香港更要考慮像推動防疫針一樣,要超過八成市民用安心出行或健康碼(新加坡有九成人口使用這種追蹤碼和打疫苗)。全民亦要更積極,特別推動老人家(70歲以上市民接種率仍低於四成)接種,並要每年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預防新的變種。
有人質疑前美國國務卿包維爾接種兩針疫苗,仍死於新冠感染,不過他們忽略了包維爾其實患骨髓癌multiple myeloma, 令免疫力減輕,本安排了接種加強劑,可惜趕不及。參與醫學研究的行政會議員葉劉淑儀及林正財醫生,接種第三針(溝針)後,抗體由零升至二萬!證明不但要及早完成接種,更要盡快開始為長者及抵抗力低者(如癌症病人),及時打流感針及接種新冠加強針!
盼望盡快通關,恢復流動,正如拙作〈擊退病毒〉歌詞:
「怎可擊退新冠狀病毒,怎可攪起經濟,復甦信心,彼此扶助,互相關心關照,打敗疫症更康健,能令社會康健,能令國家健康了!」
全首歌詞可在YouTube找陳以誠醫生搜〈擊退病毒〉。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