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1 年 11 月 04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持之以恆

新冠疫情已持續兩年,今年初當新冠疫苗面世,當時很多人以為疫情快將完結,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在可見將來疫情恐怕不會完結,因為不少人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拒絕注射,更重要是現有疫苗未能有效保護變種新冠病毒的感染與傳播。
由於疫情持續,除了要保持社交距離,在公眾地方還須佩戴口罩。不少人亦因疫情而放棄了以往的健康生活習慣,目的是避免感染以保健康。在未有新冠疫情之前,保持健康的方法老生常談,除了食得健康,還要減少久坐不動、壓力、煙酒,要有足夠睡眠和注射提供預防疾病的疫苗。近期香港大部分日子沒有本土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要面對這場抗疫持久戰,現在是適當時機讓市民重新思索,如何再一次改變個人習慣去重拾這些老生常談,安全地度過疫情又保持健康生活。

 

 


最近數年,國際上有兩份針對健康生活習慣而值得參考的大型研究報告。第一份是二○一九年公布的日常運動量與減低癌症風險關係之研究,當中回顧了九個針對十五種癌症的研究計劃,共涉及七十五萬人,跟進了十年,期間共有五萬多例癌症確診。結果發現,定期進行適量運動(即每星期兩個半小時至五小時的中度運動,如快速步行)的群組,比運動不足的群組減少七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包括腸癌可減百分之八至十四、乳癌減百分之六至十、子宮內膜癌減百分之十至十八、肝癌減百分之十八至二十七、淋巴癌減百分之十一至十八等;而運動量的多少與減少患癌風險的幅度成正比,即運動愈多,患癌風險愈低。
另一項二○一七年公布的報告,探討地中海式飲食習慣與癌症發病率的關係。這項回顧式研究共涉及八十三個合共二百二十萬人士的研究計劃,結果發現愈能跟從地中海式飲食習慣,癌症發病率愈低,包括減低整體癌症死亡率達百分之十四、大腸癌死亡率減百分之十八、乳癌減百分之五十七、胃癌減百分之二十八、肝癌減百分之二十四等等。研究發現地中海式飲食習慣的各種元素中,與減低癌症發病率關係最密切的是多菜、多水果及多全穀類飲食。
五十九歲的Peter年輕時是一名運動健將,但投身社會後,為了專注發展會計事業,已放棄了運動習慣,直至近年眼見不少好友及同事因沒有依從良好生活習慣,運動不足之餘又飲食不健康,相繼患上癌症、冠心病、糖尿等疾病,一向擅於從錯誤中學習的Peter看到問題的關鍵,於是開始多加留意健康生活的細節,並明白當人漸長,更加需要努力照顧自己身體的需要。
有一次,他陪同半年前確診肺癌的朋友Karen覆診,Karen一直使用口服標靶藥,病情穩定,覆診時Peter趁機請教醫生如何保持健康。腫瘤科醫生解釋,預防癌症的生活習慣,與預防其他如糖尿、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相似,論網上或刊物,都有大量相關資訊,如《東周刊》每周不少專欄都提供健康訊息。醫生說,最簡單的要訣就是食得健康、活得健康,然而最困難是如何持之以恆,如何令保持健康的習慣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才是更重要的課題。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