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中醫幫緊你 2021 年 10 月 25 日

中醫幫緊你

中醫幫緊你

解決腰痛有辦法

腰痛問題長年為都市人帶來困擾,有年輕化趨勢,其中四十五至七十歲人士更是腰痛高危一族。因腰部長期受力勞損、脊椎關節退化、缺乏運動等原因,經常導致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阻礙日常活動。然而腰痛成因多樣,除了脊椎周圍的關節、骨骼與軟組織受損可導致「腰源性腰痛」外,與腰鄰近的器官,如腎、胰、子宮、前列腺等,亦可引發「內臟性腰痛」。

腰痛種類多樣

中醫認為,腰痛可分別源於幾種發病機理,分別為寒濕腰痛、濕熱犯腰、腎虛虧損、氣滯血瘀。
寒濕腰痛,症狀為冷痛重著,若患者以外物暖腰時,疼痛便會減少,但每當陰天、天寒,患者又會感到疼痛,大多時候會感到身體疲倦。此因患者身體吸收寒邪,導致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腰痛,治療方面便要以溫經止痛為主。
濕熱犯腰,症狀為痛處有發熱感,腰部沉重,可能小便短、感赤痛。患者遇炎熱天氣或雨天時會更覺疼痛,雙腳時會感到酸軟。治療時以清熱化濕,通經止痛為主。
腎虛虧損,症狀為腰部痛感綿綿不絕,腰腿痠軟無力,反復發作,甚或陽痿滑精,手腳寒冷,原因多為勞累過度,久病腎虛,治療方面宜以補腎壯腰為主。
氣滯血瘀,症狀為腰痛感覺如針刺,痛感固定,不會移散,一經按壓輕則難以俯仰,重則不能轉身。原因是患者脈絡阻滯,血瘀滯留腰部以致疼痛,治療方面宜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
然而如何判斷證型,始終應諮詢中醫意見,即使同為腰痛,以上證型亦不時結合同時出現,此類情況在臨床上相當常見。

中醫可治腰痛

中醫在經診斷後,會再依據患者上述所屬證型,決定進行不同治療方案,而中醫在應對腰痛方面,不論是中藥內服,抑或中醫針灸、拔罐方面亦已有多年經驗。
中醫應對腰痛的常用針灸穴位,分別為腎俞、大腸俞、阿是穴、委中。有所謂「腰為腎之府」,刺腎俞可益腎壯腰;大腸俞、阿是穴屬於近部取穴,可疏調局部筋脈氣血,通經止痛;「腰背委中求」,以針刺委中亦可疏利膀胱經氣,去除經絡滯瘀。寒濕腰痛者,可配命門、大腸俞、陰陵泉、委中;氣滯血瘀者,可配膈俞、血海;腎陽虛者,則可配關元、氣海等穴。中醫可同時以艾灸輔助,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

除了針灸,中醫亦能以推拿手法為患者鬆筋,再將移位筋骨沿正常生理結構調整,在無創傷、無動刀的情況下改善腰痛問題。不過如何用藥,甚至用針刺穴,以手法推拿都應有中醫專業經驗,因此患者最好病向淺中醫,盡早找中醫師針對性地解決腰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