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21 年 10 月 22 日

認知障礙症患者吞嚥能力下降致服藥困難 新型水溶性藥物助減低吞藥挑戰

認知障礙症隨着年紀增長,患病的風險越高,所伴隨的不單是喪失各種認知能力,身體機能也會逐漸受影響,其中吞嚥困難尤以常見。老人科專科醫生表示,不少人會忽略吞嚥困難的嚴重性,此徵狀會令患者在吃喝時,食物「落錯格」而誘發吸入性肺炎,若情況嚴重可致命。此外,記憶力衰退及吞嚥能力下降亦會令患者在服藥時出現困難,近年新型水溶性藥物,提供多個選擇予患者,將藥物溶於水,減低吞藥對患者和照顧者帶來的挑戰。

(左起)老人科專科醫生戴樂群醫生、認知障礙症患者譚婆婆及照顧者Lily

本港每十名7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一名患有認知障礙症,當人口老化持續,預料患者將在2039年上升至約30萬名。老人科專科醫生戴樂群醫生解釋,認知障礙症成因是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及死亡,導致腦功能衰退,患者也會逐漸喪失各種認知能力,繼而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行為和情緒。

此外,吞嚥困難乃為此病常見的徵狀,如果處理不當,更可對生活構成威脅。戴樂群續說,通常患者會因忘記進食、忘記如何使用餐具、未能應付複雜的進餐程序、咀嚼出現問題、進食時曾咳嗽、因狂躁不安而無法長時間安全吃飯,繼而出現吞嚥困難;故照顧者應留意患者有否出現口腔不潔、食物殘留口腔、不停咀嚼、吞嚥時出現咳嗽和氣喘等徵狀。

若患者出現吞嚥困難,一般會出現咳嗽的反射性動作,或可能因而產生痰液及呼吸困難的情況,甚至誘發吸入性肺炎,其病徵包括:體溫不正常、寒顫、出汗、肋膜性胸痛等,戴醫生說,若情況嚴重,吸入性肺炎甚至可以致命。

醫學界現時有藥物可延緩腦部退化病徵,另外也會按患者出現的行為及情緒問題而考慮處方相關精神科藥物。惟不少患者有吞藥困難及忘記依時服藥,故近年也有新型水溶性藥物可作替代品,有需要的照顧者不妨與醫生商討。

現年94歲的譚婆婆,兩年前確診輕微認知障礙症及類風濕關節炎,由女兒Lily照顧。譚婆婆在患病初期需要坐輪椅,食慾亦有轉差及影響睡眠。延至本年初開始,譚婆婆開始經常沒有食慾,進食或餵食時會吐出食物等,經醫生診斷後確認為嚴重營養不良所致,需住院檢查,期間也發現婆婆有不同吞嚥問題,其後醫生建議插胃喉進食及飲水,婆婆身體逐漸好轉,並出院回家。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