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 Time」與「Fun run」
我當上雙職家長十四年,除了工作,孩子便是一切。 很多時候,我會忘了丈夫、少見朋友、「自己」也彷彿正在消失似的。
疫情中,與不少人一樣,我在工作、家庭、防疫等多方面均承受着巨大壓力。一年多的經歷令我反思及參透每個人也要有「Me Time」,因為要愛人,先要愛自己;要愛自己,又先要保持身體及心靈健康。
劍橋字典網上版解釋「Me Time」:「Time when you can do what you want to do」,即私人專屬時間。我認為要有「Me Time」是因為要寵愛自己,預留一點時間給「我」,做一些喜歡的事,令自己快樂、減壓等。
你不開心時會做甚麼?我會做運動例如跑步或游泳、「食餐好」、購物、看書、看電影、找朋友傾談、美容、按摩、泡浴等等;總之是一些令自己得到更多正能量的事情。
偏偏,人海中或我身邊的朋友中,太多「我為人人」群組,經常忘了自己。他們不顧儀容、不理健康、出錢出力,窮一生精力幫助別人,卻忽略自己。

跟一群家長「跑腳」交往,總比與一些只說人家長短、比併子女成績等的「八卦腳」一起健康得多。
我最近認識了香港青年協會、負責「家長全動網」的兩位社工凌姑娘及蕭Sir,一見如故,原來大家也愛運動,特別鍾情跑步。「家長全動網」除了為家長舉辦講座,令他們取得關於子女的升學、情緒管理等資訊外,更希望每位家長也能夠擁有「Me time」。不過他們的想法,並非一般的飲飲食食、以生日派對為主的聚會,而是以運動來凝聚,令家長保持身心平衡。
在三年前開始,他們為家長舉辧每兩周一次練跑聚會,由專業教練負責,與家長一起跑步減壓,每月更辦一次「Fun run」跑步比賽,一些家長更加會攜同子女出席;偶爾還會舉辦行山、郊遊等聚會。跟一群家長「跑腳」交往,總比與一些只說人家長短、比併子女成績等的「八卦腳」一起健康得多。
人越年長,人生責任越多,「Me Time」可能越少;所以更要好好珍惜「Me Time」,不能浪費在一些沒有意義的活動或無謂的人身上。
好好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