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纏結這滄桑的倦顏
「唱快歌,唱的,是反叛。唱慢歌,唱的,是唏噓。」電影《梅艷芳》中,林家棟這樣告訴飾演梅姐的王丹妮。
當人生路漸行漸遠,經歷了故事,便會明白,甚麽叫唏噓,甚麼叫釋懷。
明明深愛一個人,可惜有緣無份,不捨得也要放手。像梅姐如此深愛過近藤真彥,也像愛上一起出生入死的林國斌。
明明以為早已遺忘刻骨銘心的愛,但當梅姐知道生命到了盡頭,還是想飛往日本東京,跟近藤真彥話別,然後儍儍的問他:
「我快要走了,你以後還會記得我嗎?」
回頭已是百年身,男人的一笑,為這段錯過的愛情,畫上圓滿的句號。

明明知道堅持舉行紅館演唱會,對癌病有害無益,她還是義無反顧地,穿起白色婚紗,踏步紅館,嫁給舞台。就像英雄氣短,寧願戰死沙場。
她的壓軸一曲,一字一句都彷彿是一生寫照,「一天想,想到歸去但已晚⋯⋯」哎,為甚麼不早點保養身體?為甚麼不早點就醫?為甚麼天妒紅顏?
聽着她有氣無力地唱出《夕陽之歌》,不禁想起,這首金曲的原唱人,正是她曾愛到死去活來的近藤真彥。多少前塵往事,都隨風飄散,都捉不住。
隨着曲終,梅姐緩步走上台階,回頭揮手告別所有觀眾,同樣也對自己的生命,對畢生熱愛的舞台,不捨地說一聲:「拜拜!」
明明以為坐在戲院裏,只是在看別人的生命故事,誰知卻是在看香港這幾十年的興衰變幻風起雲湧;也在體會生死有時,無常如影隨形;亦都感受到,生命不在長短,貴乎有沒有為夢想努力奮鬥過?有沒有曾用心珍惜身邊的一些人、一些情?有沒有對得住自己的人生?
「可能在生命中最輝煌最靚的時候走,是最好的結局。」
好一套電影《梅艷芳》,138分鐘,紀錄梅姐短短40年的人生弦歌,細水長流,繞樑獅子山下。終相見,情懷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