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投資樂園 2021 年 10 月 20 日

林一鳴

本地資深股市及樓市投資者,重點研究波浪理論、財技和投資心理學等,擅長用故事形式比喻市況和分析經濟熱話。

內地新盤銷情轉差

內地新盤市場最近遇上冷風,銷情出現嚴重下滑,估計這趨勢很大機會持續下跌,未來前景不太樂觀。
根據內地媒體的報道,在今年十一國慶長假期,內地六十個重點監測的城市中,新房銷售面積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高達43%,大幅下跌至187萬平方米,二三線城市跌幅更高達五成,例如武漢、蘇州、大連等二線城市,新房銷售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高達57%、45%及69%,銷情非常慘淡;至於二手樓的銷售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也下跌兩成。
其實這跌勢並不是十一國慶才開始,在九月的時候已經出現下滑。根據內地58安居客房產的數據顯示,在今年六十三個監測的重點城市中,當中五十五個城市在今年九月新房成交量出現下滑,與去年同期下跌幅度平均達47%,一線城市平均下跌49%;二線城市除西安出現輕微增長,其他城市平均下跌44%,三四線城市,下跌幅度就更加高達五成。就算在近年最熱炒的深圳,新建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48.5%、同比下降32.8%至32.8萬平方米,成交量跌至3,343套。

內地「限跌令」的效果並不顯著,更導致成交量出現下滑,市民見到這樣的情況,反而更加不敢買樓。

 


至於新盤價格方面,也是不斷的出現減價。由於很多地產發展商受到「三道紅線」的壓力,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甚至一些財務槓桿較大的發展商,部分更出現債券違約,在近期大幅減價傾銷新盤,希望盡快售樓套現。但中國人的樓市永遠是「越減價越唔敢買」,減價後沒有出現大量成交,於是出現惡性循環,一間發展商減多啲,另一間發展商又再減多啲,你減我又減,最後搞到地方政府推出「限跌令」,唔准發展商減得太多,不容許新房銷售價格,低於備案價的一定百分比;例如湖南省岳陽市政府就作出規定,新樓盤售價不得低於備案價格85%,如果發展商唔守規矩,就會作出嚴重的懲罰。
但這種「限跌令」的效果並不顯著,更導致成交量出現下滑,市民見到這樣的情況,反而更加不敢買樓,就算新盤出現「倒掛現象」(即均價低於周邊的二手房均價),銷情也是差強人意。
發展商遇到財政壓力的情況,還出現另一種現象,就是在土地拍賣中「躺平」;很多以前賣地火熱的城市,近期賣地變得無人問津,例如廣州近月的土地流拍率高達一半,就算土地可以賣得出,都只能以底價成交,而且買家大部分都是國企,民企在限制融資的情況下不敢投地。對於一些較為依賴土地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估計財政上將可能遇到一些壓力。
未來內地樓市的前景如何?目前我的看法是稍為悲觀的,估計未來一年的樓價及銷情,都會受到一定的壓力。由於內地房貸繼續全面收緊,短期內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地產商遇到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唯一方法就是減價賣樓,但市場卻遇到冷風,就算減價也不能快速清貨,最後導致債務違約,情況變得更加惡劣,減價的幅度就會更多;除非內地突然改變對房地產的嚴格監管,否則新盤劈價的趨勢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