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東觀點 2021 年 10 月 13 日

喜見施政新氣象 唯恐等到頸都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三發表二○二一年度施政報告。報告雖不設官方主題,但字裏行間則多次強調香港已進入「新局面」、「新格局」,希望引領香港展現「新氣象」、邁向「新未來」等,與現屆政府步入最後一年任期的時空有點格格不入,不少人就認為這更似林鄭的競選連任政綱。
不過,香港經歷了前後長達兩年多的黑暴與疫情肆虐,其後憑藉《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成功為社會止暴制亂、掃除攬炒,令「一國兩制」及特區發展重回正軌,議會運作亦已恢復正常,確實是適當時候、甚至是回歸廿多年來最好時機,來為香港未來長遠謀劃,重新出發。
今份報告篇幅長、內容廣,但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首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正如特首指出,這是特區政府首次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而制訂的策略和綱領,充分配合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前海深化改革開放方案,協助香港盡取內地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林鄭月娥今份報告篇幅長、內容廣,當中《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最令人耳目一新。

 


《北部策略》的另一重點,是打破過往特區「南重北輕」的發展規劃理念,透過善用新界北部現有七個跨境口岸、將六個新舊發展區擴容及推展多達五條新的鐵路線,創造數以十萬計的房屋單位和就業機會,從而長遠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告別劏房,推動創科產業發展,以及紓緩過往因新界與市區「職住失衡」而出現的跨區交通擠塞問題。
上述發展方向完全正確,有助解決香港多個積存已久的深層次矛盾,值得市民支持。問題是,即使一切順利,整個北部都會區都要在十多年後才成形,逾二十年後才完全建成。更令人憂慮的是,特區政府過往也提過不少相當高瞻遠矚的鴻圖大計,但去到落實執行卻往往會變了形、走了樣、延了期、縮了水,市民等到「頸都長」仍然感受不到所謂的新氣象。
針對「北部都會區」的落實和建設,報告強調須提升高層督導,強化跨局跨部門協作,制訂成效指標以方便監察,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相關項目,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在下一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
架構固然重要,但人才、人選同樣關鍵,報告因此提出要強化政府的管治團隊,包括按照「能者居之」原則,檢視現時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希望隨着社會的對抗氣氛緩和及完善選舉制度的進一步落實,會有更多專業高效、擔當作為,同時愛國愛港的管治人才願意加盟政府,作出貢獻。
最後,政府同時要在北部策略長遠落實前,更積極地解決市民的短中期住屋需要,包括加快公營房屋興建速度、提供更多過渡性房屋、加強支援劏房租戶及輪候公屋家庭,以及透過精簡法規和提高密度來促進私營房屋發展,不能只叫市民望梅止渴,呆等十多二十年才能實現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