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貧病消業障 白財神
藏傳佛教中有五路財神,即紅、黃、黑、綠、白五位財神,其中最常見的當然是黃財神,但很多時都會同時供奉五路財神。
當中的白財神,其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亦稱「白寶藏王」,身白色表示能消除一切眾生因貧困所致的污穢,修持和供奉白財神,有去除貧病窮困的痛苦和消除業障的力量。

白財神又稱為白寶藏王,是專為修行人提供資財的財神。
菩薩之淚
白財神,也名為「白寶藏王」,五路財神之一。傳說中,有一位大智慧者出行時,見到一個人即將餓死,於是他就割下自己的肉給對方吃,那知這名飢者不肯吃,更說:「我不會吃佛門弟子的肉,其實生生死死乃是因果,任何人都必定有生也有死。」大智慧者聞言深受感動,更領悟出輪迴是苦的根源,感動得滿臉淚水。這時空中突然響起一陣雷聲,抬頭一看,飢者消失不見,出現的竟是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看見他,也感動得流出了眼淚。觀音菩薩的右眼流出的淚水,就變幻出救度母,左眼流出的淚水,就變幻成白財神,賜資財給大智慧者繼續修行。
白財神一面二臂,面部半怒半笑,三目圓睜,髮上衝,五佛冠為頭飾,上身披綢緞,綢緞為裙,以各類寶物為飾。右手持寶棒,左手持三叉,足右屈左半伸。以龍為騎,蓮花月輪為座,身白如月光,具足善富的姿態。

白財神為觀音菩薩的眼淚化身。
資財修行
白財神以身白色表示能消除一切眾生因貧困所致的污穢,三眼表示悲望三世之眾生,右手持表示匯聚一切財神之功德,能救度飢餓中的眾生之苦。龍為騎,表示解除自我和他人的一切貧窮之苦。
白財神法其實是專為修行人資財具足,功德甚大。本尊白財神之願力,以修法者能否發菩提心為前提,不可用所得之財,為自己享受。
供養白財神通常以三白(牛乳、酪、麵粉)、三甜(白糖、蜜、冰糖),整成圓形丸狀來供奉。

供奉白財神,通常會用三白三甜的供品,以甜味來供養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