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時事速報 2021 年 10 月 12 日

學玩地壺球 障健同樂齊齊動起來

  運動既能強身健體,亦能舒展身心,但對殘障人士來說,要學懂一門運動,並建立起恆常運動的興趣和習慣卻不容易。然而,今期的主角瑜瑜一家,就因為學習地壺球而悟出運動的樂趣。

十四歲、患有中度智障的瑜瑜因着計劃而接觸地壺球運動,讓她有機會一展她的運動細胞。

 

  訪問當日下午,十四歲的瑜瑜跟父母一起來到自己正就讀的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甫抵禮堂便看見禮堂地上鋪上了一條長長的地壺球賽道。「女兒最近開始學,玩法簡單但考技巧,我們也很有興趣一起跟她學。」瑜瑜爸爸說。

鍛煉身體學自理

  地壺球這門運動對瑜瑜一家是一件新鮮事,然而初次學起來,瑜瑜卻甚快上手,推起球來手法也相當熟練。「瑜瑜自小患有中度智障和發展遲緩,學習一般的運動往往很難上手,但地壺球比較講求技巧,不重體能,我覺得很適合她。」


  為了讓瑜瑜多做運動,兩位父母可謂無比上心,自女兒踏進小學開始,便嘗試讓她接觸各項運動,「她有兩個姊姊,她們學打乒乓球,我就和她一起在場邊執波,讓她多走動一下。見有特殊人士的游泳班,也安排她去學,雖然學了好幾年,仍只能用浮板游十米,但我們都知道不應強求,要讓女兒慢慢來。」爸爸續說。
兩口子之所以如此上心,皆因他們

瑜瑜父母指,大部分主流運動對女兒來說較難上手,而計劃提供的運動教材及工具,則讓女兒在家中也能鍛煉身體。

 


  正所謂知女者莫若父母,瑜瑜媽媽從照顧女兒的生活當中,自然深明她生活上遇到的種種困難,而為人母親的她,亦一直想盡方法教她一步步學會解決。「好像沖涼這件簡單事,我教了她好幾年,先給她毛巾掩着面感受洗頭時的感覺,再給她浴巾學抹身,之後慢慢熟習就為她準備鬧鐘,提醒她沖涼的時間。」她續指,這份照顧上的耐心,乃出於一份為女兒成長的期盼,「這些事我一定要教好她,教她一步步學懂自理,將來才能自己生活,不用我們擔心。」


  如是者十多年來,瑜瑜父母就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特意安排不同的小練習和訓練,讓女兒學習生活技巧,「煮飯就讓她幫忙洗米、剁肉餅、批蘿蔔皮,出街買餸就讓她幫忙拿食材。過程中,有時她也會拿不穩或走路時跌倒,但就是要讓她慢慢學,而有些任務如扣袖口鈕,她現在仍未做得到,要多訓練手的肌力。」瑜瑜媽媽說。
換言之,運動的身體肌肉訓練,對瑜瑜學習自理及完成生活各項任務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一直鼓勵女兒做運動,只不過主流運動不太適合她,而我發現學校今年引入的地壺球運動,就很適合她玩。」她續說。

一家齊運動抗疫

  簡單來說,地壺球由冰壺運動演變而來,玩法就是讓每隊在特設的賽道內推動地壺球,最接近賽道末端營壘中心點者勝,是一種策略、專注力、溝通、技巧及團隊協作的運動。而學校之所以引入這項新興運動,全因學校自去年起參加了賽馬會「運動無界限」青少年展翅高飛計劃。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並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體育運動科學系主辦,致力向本港的視障、聽障、肢體傷殘及智障特殊學校提供體育運動的支援,並引入健體操、地壺球、(盲人)門球及坐式排球四項適應運動,提高他們做運動的興趣與機會。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陳載英表示:「殘疾學童礙於身體限制,需要更多支援讓他們有同等參與運動的機會。計劃不但可提升學童身心健康,亦有助推動本港特殊體育教學的發展,促進傷健共融。」
負責在校內推行計劃的體育老師黃滙康指,計劃為學校提供了多套用於不同環境和場合的地壺球器材,方便老師教學,「計劃同時有教師工作坊教我們如何教授這門運動,並且提供了一批能實時監測心率的手帶,讓我們能夠科學化地了解每位學生上運動課時的運動強度,重點訓練他們的體能。」

  除了地壺球,計劃還為每間參與學校的特殊學生,送上家居運動套裝,讓她們在疫情期間,不忘在家運動,「套裝內有可拆裝的呼拉圈、啦啦球、豆袋、平衡盤等用具,另有相應的教學短片,讓我們可透過視像教學生在家做運動和拉筋。」黃老師續說。

  正因如此,過去一年瑜瑜一家亦勤在家中做這些小鍛煉,「女兒一個人做便會很快放棄,所以我通常會跟她一起做,同時當自己是一塊鏡,讓她有樣學樣跟着做。暑假時,幾乎每星期都做三、四次。」瑜瑜媽媽說。
日子有功,瑜瑜爸爸笑言喜見女兒的身體如今變得較以往健壯,「光是叫她幫手拿購物袋便知道,沒那麼易跌倒,也開始可以拿較重的物件。」為人父母的他,這份笑容背後,顯然是出於一份安心,而令他更可喜的是女兒於訪問尾聲時說上的一句:「地壺球我喜歡玩,希望可以代表學校比賽。」說罷,這位樂天爸爸即拍一拍女兒的肩膀說道:「我已預備好做你的隊友,一起親子對打。」

 

黃老師(左)指,計劃除了提供地壺球的器材,還為老師提供訓練,未來期望在全校推廣地壺球,並物色像瑜瑜一樣有天分的學生組隊參加校際比賽。

 

           賽馬會「運動無界限」青少年展翅高飛計劃 電話:3943 0695
               網址:https://sportswithoutlimits.hk/ 電郵:info@sportswithoutlimit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