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清與熱蝦湯之間
路過上環,想起兩年多沒來過港澳碼頭,於是從林士街行人天橋走向信德中心,面前維港風光明媚,中秋過後果然特別天朗氣清,對岸的ICC拔地而起,背後的獅子山清晰可見……香港真漂亮!
玻璃門受感應向左右兩邊拉開,信德中心內簡直是兩個世界!是指外面的和煦陽光與建築物裏面的冷清,亦指兩年前人來人往令這趟門幾乎沒有機會合攏,但今天只偶然三兩行人匆匆走過,相信是這樓層可連接其他行人天橋系統,以及出入上落辦公大樓的升降機,因此還有點人流。走上一層是離境和入境閘口,偌大的空間只有幾家店子亮了燈,全層不見人影,疫情下閉關,難為下層的食肆仍硬着頭皮營業。
當然,捱不住離場的也不少,謝天謝地「緣屋」還在。還記得這家札幌元祖蝦濃湯拉麵店開業之初,門前經常有一條等候入座的人龍,現在喜歡坐哪兒都隨客尊便。究竟疫情最嚴峻的日子,這兒會淒涼到甚麼光景!

蝦湯麵並不是日本本土拉麵的主流,香港也不是,除了「緣屋」,另一家有蝦湯麵賣的店子便只識「一幻」。蝦湯麵其實很討好人,姑無論是蝦油抑或聲稱由鮮蝦經長時間熬製而成,甚至不認真理會是否真材實料熬湯,總之都會沉醉於湯頭的濃郁蝦味,除非對貝殼類食物敏感,否則不容易抵得住誘惑。
不怕見笑,來緣屋吃蝦濃湯拉麵,沒有可能在我的碗底找到一滴湯。但又得坦白交代,每一次飲清光湯底,喉嚨都不舒服,有幾燥可想而知。可是,明知山有虎,為食鬼偏向虎山行,折磨也是一種快感。
從小愛吃蝦,平日買鮮蝦回家做菜,沙囊蝦腸和神經腺都盡量清理乾淨,自覺敖出來的湯特別純。蝦頭蝦殼都不會浪費,瀝乾水便加點蒜頭乾蔥白鑊爆香,熬好蝦味湯便留起放雪櫃以備不時之需。
今次來一碗「焦香醬油蝦濃湯拉麵」(見圖),某些食材用火槍噴過,焦香由此而來。唯恐蝦味不夠誇張,濃蝦湯之外還撒一大把櫻花蝦,愛蝦味的人只會愈吃愈狂。
乾盡一碗蝦濃湯拉麵,既滿足又惆悵,當信德中心回復熱鬧,等一碗蝦濃湯拉麵要花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