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營養.健康 2021 年 10 月 03 日

解構容器嬰兒綜合症

部分新一代父母或因為希望保護孩子,或是方便看管等原因,經常將初生嬰兒安置在嬰兒車、搖搖椅、跳跳椅等「嬰兒容器」上,惟嬰兒長期困在這些嬰兒用品中,有機會令他們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出現「容器嬰兒綜合症」的現象。
今期物理治療師將為大家拆解,甚麼是容器嬰兒綜合症、容器嬰兒綜合症包含哪些情況、以及如何預防及透過物理治療可減低容器嬰兒綜合症的負面影響。

 

 

過度使用礙發育

容器嬰兒綜合症(Container Baby Syndrome)並非醫學診斷,只是一種概括說明嬰兒因長期使用一些讓嬰兒安坐的「容器」,而令他們身體不同機能出現發展遲緩的現象。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婷婷說:「此症是指照顧者將本身健康的嬰兒,長時間放在如汽車座椅、搖搖椅等狹窄的嬰兒用品內,嬰兒會因為長期被困而阻礙其自由活動頭部、頸部、和身體各部位的機會,最終或致肌肉發展遲緩、協調功能、社交障礙等各方面的問題。
特別是三個月大或之前的嬰兒,由於其頸部、脊柱尚未完成發育,如果這時就讓嬰兒使用學坐椅等嬰兒用品,頸部和腰部未能承受由頭部向下壓的重量,因而會導致斜頸、脊柱側彎等問題,過早開始使用這類嬰兒用品或弊多於利。」
長期使用這些嬰兒用品的原因,不少家長是為保障嬰兒安全,免生意外;甚至是擔心新生兒意外趴睡或側睡,導致嬰兒猝死等嚴重後果。然而,亦有部分家長是為便於看管、透過用品的不同功能令嬰兒愉快等因素,而長時間使用這些用品。

幫助鍛煉嬰兒頸和軀幹肌力的運動。

 

以趴地姿勢自由玩耍,有利嬰兒大肌肉發展。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