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構新冠疫苗 抗體及測試
隨着社會各界對新冠疫苗的信心增加,本港疫苗接種率已超越六成。在愈來愈多人接種疫苗的同時,大家或有疑問,到底接種疫苗後,身體是否成功製造抗體,以及應否進行抗體測試,以確保自己有受到保護?
今期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會為大家解釋,甚麼是抗體、抗體與保護身體免受感染的關係,以及甚麼人建議考慮進行抗體測試。

阻截病毒的最前線
要了解抗體及其對身體的作用,首先了解接種疫苗後如何令人體產生抗體。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說:「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其中一部分,身體遇到病毒後都有機會產生抗體,在下次再遇上同樣病毒時抵禦病毒入侵細胞,以免致病。因此不論自然感染,抑或接種疫苗,都會在約十四日後產生出相應抗體。
以本港提供的復必泰疫苗為例,它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將部分病毒的遺傳信息注入體內,人體細胞會根據遺傳信息製造病毒『棘突蛋白』,讓身體辨識這些外來物,從而產生相應抗體。當一旦受感染,病毒進入身體後,產生的抗體會附在病毒的『棘突蛋白』上,令病毒失去感染力及引導體內免疫細胞吞噬病毒,因此抗體佔免疫系統重要一環,屬保護身體免受病毒入侵的最前線。」
抗體大致可分為「結合抗體」及「中和抗體」。一般結合抗體只能附在病毒上,未必有效抵禦病毒入侵人體細胞;惟抗體中有一種可被稱為「精兵」的中和抗體,能附在病毒的關鍵受體上,令其失去入侵細胞的能力,防止造成感染。

抗體數量會在完成注射後兩至四周到達高峰,之後會慢慢下跌。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