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娛樂放題  > 留星語 2021 年 09 月 18 日

Good Old Days Never End 邵美君 彭秀慧 湯駿業 梁祖堯

懷緬過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論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憶碎片,大概已拼湊出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邵美君、彭秀慧、湯駿業跟梁祖堯,早已是舞台劇后、劇帝、名導,位位也是既資深又知名的跨媒體藝術家,惟人到中年,總少不免有點危機感。
近年當了不少鮮肉導師的梁祖堯坦言:「兩三年前,我們四個,做了舞台那麼久,還要密集式地做,不禁會懷疑,我們會否變了『工廠』?於是就參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團,去香港各區遊歷,箇中很多故事,喚起我們創作的初心。」
自己當自己的人生嚮導,四人的香港各區深度遊,除刺激了他們的思維,也成了他們一九年初演的舞台劇《回憶的香港》的契機,彭秀慧稱:「我情迷中西區,還試過寫了一個關於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遊歷時才發現,街市已因發展而被清拆⋯⋯令我覺得,城市的發展,就如人生的種種,變化、消失從來不到你過問,說變就變,捉不緊。」
要捉緊尚可掌握的,製造日後可堪懷緬的過去,他們就於十月再度公演舞台劇,邵美君稱:「兩年前的演出,我們選擇了在久違了的小場地進行,每場只有一百多名觀眾,但迴響始料不及的熱烈,讓我們尋回熱情。」
迴響源於念念不忘,因熱愛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鳴,湯駿業坦言:「原本的計劃是,於二〇年就再度公演,但在疫情影響下,加上新的衝擊,才打消原有的念頭,一等兩年。」
要成長,少不了歷練,四人跟你我一樣,一步一腳印走出專屬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會因成長而終結。
信念,莫失莫忘。

 

 

導賞緣

這個彭秀慧、邵美君、湯駿業及梁祖堯的四人組合,全是演藝學院出身,從事舞台事業也有廿載時光,難免令他們有「滑牙」的感覺。一個涉足全港的導賞團,令他們遊歷了灣仔、油麻地、深水埗、中西區、大澳、北角⋯⋯喚起的不只是他們的初心,創作了《回憶的香港》,還有重拾對周圍的關注。
身兼監製的湯駿業,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濫。「雖然我在屯門長大,但住在港島也已有廿年光景,參加導賞團時,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裏面的製麵廠已有一定歷史,師傅們花了大半生在麵廠,由人手打麵到現在有機器代勞,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我看了他們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輕人,現已白髮蒼蒼;當年他們在屋頂曬麵餅,現在四周已起滿了高樓大廈。一個麵餅有幾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覺,原來香港也有工匠精神。」
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長大,遊歷時重回舊地的一間皮革店,已是第二代在經營,他學會了父親的手藝,加入與時並進的用色,令家族事業得以傳承。」
急促的生活節奏,令人少了對身邊事物的敏感度,有時放慢腳步,不難重新發現周遭的美好。

 

 

一人團

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來打倒今日的我。走過的痕跡,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獨腳戲闖出名堂、四十六歲的彭秀慧,成長時間大多是「少女與狗」跟身邊某某某,令其思維更見無界限。
「小時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時去尖東也好,大多時候也是一個人。在家我會一個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飾多角。
「帶狗外出時,我就會走進一些店舖,跟老闆或店員搭訕,又會去報紙檔幫忙看檔。以前尖東很多無上裝酒吧,那些彪形大漢門衛,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們其實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

 

香港人,總對香港的一些事一些情,有深刻體會,四人由此出發,製作及演出舞台劇《回憶的香港》,回憶除了是四人手執的菠蘿油、缽仔糕及雞蛋仔,還會加入新元素,引發共鳴。

 

特別鍾情於中上環的她,因此與拍檔們進行香港深度遊時,對遊歷該區特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