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21 年 08 月 28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水清無魚

港區國安法出台後,特區政府及國安機構犂庭掃穴式的行動,再加上口誅筆伐,教人目不暇給。早前乘着反送中大潮而冒起的地區及所謂「專業」組織,如「公民議政平台」、「民主動力」、「杏林醒覺」、「法政匯思」等紛紛停止運作,接着是財雄勢大的機構如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及民間人權陣線也再撐不下去。相信一眾政治不正確的專業團體如職工盟、支聯會等已在香港運作多年的組織,在新形勢下也不得不改轅易轍,一些有法定權力的組織如兩個律師會及會計師公會等,從此也要安分守己了。
衝擊愈強,則反擊力愈大,是簡單的物理定律。香港在大亂之後,撥亂反正的行動便要招招切中要害,免除後患,很難期望它春風化雨,細水長流。在這過程中,不少人會慨嘆香港的公民社會將會黯然失色,尤其在民陣解散後,七一遊行這個讓香港人集體表達訴求和不滿的機會已不復有,言論自由被大大削弱了。我並沒有這樣悲觀。公民社會的定義很廣,包括所有非政府組織及個體,反對派組織不能代表,亦不應壟斷整個公民社會。正常的公民社會應該是多元化,即使是反建制的組織,也須與政府建立良性的互動和溝通,以求優化公共政策,而不是策動群眾去仇視政府和國家,破壞社會安寧。

隨着民陣解散,大型七一遊行或成絕唱。

 


沒有民陣,將來或許再搞不成超大型的七一遊行,但這絕不代表香港已沒有言論或集會自由。我也衷心希望在疫情過後,當政府再沒有「限聚令」這個方便的反對理由時,像黑暴運動前那種井然有序的遊行,可以在我們的街頭重現。當局應該不難判斷哪些集會遊行會觸動國家安全的紅線,而哪些只是倡議某個訴求,或是宣示對某些政策的反對或不滿。在今天這個「後國安」時代,相信再沒有一些長期不註冊不登記的烏合之眾,敢堂而皇之要求警方發出遊行的「不反對通知」。所以政府將來絕對有條件以最寬鬆的尺度處理公民社會的遊行申請。
為政之道,做實事當然重要,但在今天這個頃刻萬變的網絡年代,觀感也許更重要。和平守法的示威活動,象徵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長久以來是香港一張亮麗的名片,更是「一個兩制」這套制度的名片,不可大意丟掉。國際間針對中國的一場輿論公關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香港是這場爭鬥的一個主要戰場,多個國家正火眼金睛地盯着香港是否如他們所預期,真的和內地任何一個城市沒分別了。現在即使言論的空間收窄,也不可讓人客觀地看見反對聲音或活動從此在香港消聲匿迹。
類似法輪功那樣的組織,與其戮力打壓,倒不如開一隻眼閉一隻。它的文宣極度荒誕可笑,可信度是零,是反中陣營的一個「豬隊友」。讓這個「豬隊友」繼續在香港的街頭撒野,不但毫無國安風險可言,更可削弱反中陣營的公信力,也能證明香港仍是中國境內最開放包容的地方,何樂而不為?要記住,水清無魚,perception is 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