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國遲暮
自十八世紀初,大英帝國憑着所向披靡的海軍力量,在全球進行掠奪性的擴張,版圖大到成為「日不落帝國」,即是無論太陽在帝國哪一處落下,總會同時在另一塊英屬土地上升起。從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這個神話終於破滅,因為英帝國失去了在東半球最後一個殖民地。帝國雖不再,但憑着不弱的經濟及文化實力,若肯安分守己的話還可保住其大國地位,只可惜民粹政治抬頭,導致與歐盟決裂,要全盤依付美國,政治前途變得凶險。加上蘇格蘭、北愛爾蘭等地受脫歐所累,脫離英國的意欲更強,弄不好這個「聯合王國」隨時分崩離析,「聯合」不再。
首相約翰遜的政府似乎不願意接受英國已不再是個海軍大國的現實。上月,英國竟然派出保衛者號戰艦(HMS Defendor)到黑海,開到克里米亞水域向俄國宣示「航行自由」,結果被俄國海軍圍堵並開炮警戒,最後只好落荒而逃。這事件的笑位在於,政府不知是否對這次挑釁行動滿有信心,竟事先邀請了包括BBC在內的記者在艦上現場報道,所以有罕見的片段曝光。鏡頭所見俄軍發炮時,在衛者號控制室觀看的記者們慌忙戴上面罩自保,場面尷尬非常。事後英國國防部說俄國海軍只是在那裏練炮,並沒有向英國艦隻開火,但BBC的記者也有種,說當時英國的船隻被兩艘俄國海岸巡邏艦開近一百米範圍內堵截,又有廿多架俄國飛機在頭上盤旋,情況完全不是國防部的版本。

英國保衛者號戰艦(HMS Defendor)。
英國政府說這次行動是為了「捍衛英國的價值觀」,因為她不承認俄國非法侵佔了克里米亞。那麼,英國從中國奪去香港,佔領了一個半世紀,也是基於同一套價值觀嗎?為何英國和美國這對過氣和當今的霸權國,指責別人做的事盡皆是自己幹過,或仍然積極地在幹的事呢?
英國國防大臣最近薦別「英女皇號航空母艦特攻組」時又用上了這個堂皇的藉口。不由你不信,這艘載有八架英國轟炸機、十架美國戰機、二百五十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兩艘驅逐艦,還有潛艇的大型隊伍,現正開往南中國海,包括有中國主權紛爭的水域,目的是「編寫歷史的下一章,和盟友們共同維護我們的價值」。明顯地,英國仍然在緬懷和沉醉於自己歷史的上一章,和船堅炮利地駛進南中國海的時代。也可看見,英國這樣一個「中級國家」,為了向美國大佬表示忠誠可以「去到幾盡」,更不惜公然挑戰和自己沒有貿易糾紛、沒有任何地緣政治衝突,而且海軍實力比自己強得多的中國。更諷剌的是最近這艘航母爆出有數百人染了新冠病毒,連疫症也管控不了,其作戰能力是可想而知了。這支艦隊很快便會到達南中國海,到時且看我們國家怎樣應對。
我們這些服務過港英政府的人,對英國這國家多少有點情意結,看見她今天的光景,不免同聲一嘆。英國最近疫情又大反彈,政府卻一意孤行全面解禁,叫人怎能不替在那邊的香港人擔心?唯有向他們送上遙遠的祝福吧。